
“你听说了吗?现在白内障手术做完可能会瞎!”、“听说国家准备不让做白内障手术了?”……

最近,门诊里这样的传言越来越多,患者一脸忐忑,家属也是七上八下。到底是技术退步了,还是背后另有隐情?
白内障手术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越做越精细,效果越来越好。“做完人就瞎”的说法,不仅不靠谱,还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谁在“淘汰”白内障手术?真相比你想象的复杂
这个“淘汰”的说法,其实来源于一个误解。国家层面在推动“分级诊疗”和“手术下沉”政策,也就是说,不再集中在大医院做这种成熟的手术,而是鼓励基层医院、县级医院来承担更多白内障手术的任务。
这并不是“淘汰”,而是“普及”。
根据《中华眼科杂志》2024年发布的数据,中国每年有超过500万人接受白内障手术,但目前全国手术覆盖率还不到60%。为了让更多眼疾患者得以治疗,国家才推动资源下沉,让小医院也能做大手术。

但这就让不少人误以为:大医院不做了,是不是手术有问题?是不是不安全了?
“做完就瞎”?一场误会吓坏了太多人“做完白内障手术后,我妈眼睛还不如以前!”门诊里,一位中年女儿焦急地控诉。
我们详细了解后发现,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术前并未得到充分评估,术后反而暴露了潜在病灶。不是白内障手术出了问题,而是其他眼病影响了视力恢复。

很多人以为做白内障手术就能“一劳永逸”,但忽略了眼睛是一个系统工程。
白内障只是“浑浊的镜头”,但“底片”——视网膜,如果出了问题,手术再完美也白搭。
这也是为什么术前的详细检查和评估非常重要。正规医院会为患者进行裂隙灯检查、眼底OCT检查、眼压测量等流程,排查是否合并有青光眼、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等。
一句话:不是手术不行,是你没搞清楚“根本问题”在哪儿。
一个真实的案例,说尽了“误解”背后的真相我记得有位68岁的王阿姨,听街坊说“做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更差了”,硬是拖了两年才来就诊。那时候她已经看不清人脸,只能靠摸索走路。
检查后发现,王阿姨的白内障非常成熟,但更严重的是,她合并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力本身已经受到不可逆的损害。

我们为她做了联合治疗,先处理眼底,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术后她感慨道:“早知道不是手术害人,我就早点来了。”
她的故事说给很多人听,他们才明白:不是“做完就瞎”,而是“瞎了才做”,就已经晚了。
为什么有人术后视力没变好?你可能忽略了这些细节不少患者有这样的疑问:“我爸做完手术后,怎么眼睛还是模糊?”

这其实跟几个因素有关:
其一,术前视功能就已经差。白内障并不是唯一影响视力的因素。如果视网膜、视神经功能已经受损,哪怕把再好的人工晶体植入进去,效果也有限。
其二,术后恢复期被忽视。很多人术后不按医嘱用药、不复查、不注意用眼卫生,结果出现了术后感染、眼压升高等并发症。

其三,患者对手术效果期望过高。白内障手术能让你重见光明,但它不是“换只新眼睛”,视力改善程度还需看眼底情况。
我们医生经常说:白内障手术不是魔术,它是科学,是技术,是经验的积累。
白内障手术现在到底靠不靠谱?医生怎么说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时代,整个过程只需10分钟左右,切口不到3毫米,无需缝合,恢复期短、风险低。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眼健康报告(2023年版)》数据,中国白内障手术的平均成功率高达98.6%,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尤其在三甲医院,设备先进、医生经验丰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甚至不到千分之五。
所以说,白内障手术不是“淘汰”,而是“升级”。
过去靠刀子切,现在靠超声、激光;以前住院一周,现在一天就能回家。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这些事你一定得知道
很多人一听说白内障就觉得是“老年病”,等年纪大了再说。其实早在四五十岁,不少人晶状体就开始浑浊,尤其是这些人群:
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长期户外作业者、喜欢长期熬夜的人。
还有人误以为吃点什么“明目丸”、“护眼片”能预防白内障。目前并没有任何药物被证实能有效预防或逆转白内障形成。
最靠谱的“护眼法”,就是:

控制血糖、血压,保护眼底血管;
定期检查眼睛,尤其是50岁以上人群;
避免长时间强光直射,出门戴墨镜;
不乱用眼药水,尤其含激素的药物。
那些你被吓到的“谣言”,其实都能解释“听说手术后会复发?”
其实白内障一旦摘除,就不会复发。所谓“复发”,一般是后囊膜混浊,也叫“后发障”,只需用激光打通即可,几分钟搞定,不用再次手术。

“听说有的人装了人工晶体后更怕光?”
这是真的,但并不是坏事。人工晶体不像原生晶状体那样有调节能力,但它更透光,光线更强烈时会感觉刺眼。只需佩戴防蓝光或偏光眼镜即可缓解。
“听说手术后眼睛会变形?”
那是人工晶体的折射特点造成的初期视觉适应问题,一般一两周内可自行恢复。
写在医生心里的话:别让误解耽误你的光明
每次听到“做完手术就瞎了”的传言,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这不仅是对医学的不理解,更是对患者的伤害。
我们医生不是神仙,但我们有责任,用科学、用经验、用敬畏之心去为每一双眼睛守护光明。
白内障手术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现代医学赋予人类的一道“重见光明的门”。别让谣言关上它。
你怎么看待“白内障手术会导致失明”的传言?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误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聊聊这个事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中国白内障手术指南(2023年版)[J].中华眼科杂志,2023,59(4):241-249.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中国眼健康报告[R].北京:国家卫健委,2023.
[3]李建军,王晓光.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24,32(2):115-119.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