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奖已经公布,我们又是颗粒无收,不过大家可能都已经习惯了,毕竟这个奖项我们几乎不曾拥有过。
每次诺奖公布,我们的教育都会被痛批一场。因为大家都清楚,诺贝尔奖的获得和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脱不了关系。每次都会有大量的网友专家开始反思,寻找原因。为什么我国的科技越来越强大,但是诺贝尔奖却老是无缘呢?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连小小的日本都有那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们的人才难道还没日本多?
这个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是纵观我们的职称制度,就能找到差距了!

我国的院士厉害还是诺贝尔奖更厉害?在国际上肯定是诺贝尔奖更厉害。但在我国,好像是院士更厉害。看看屠呦呦,虽然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我国连院士也评不上。
这就说明,我们的职称有严格的评审标准,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不能评,就算你在国际上已经很有名气照样不行。可能这也是我国很多网友不认可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很多网友对诺贝尔奖的成见一直很大,虽然我国获得诺贝尔奖很少很少,但很多人认为我国整体的科技实力并不弱,甚至是非常的强大,不然国际空间站、洲际导弹我们不是自己也创造出来了,世界上有几个国家有这样的实力?还有网友认为,诺贝尔奖完全是西方人为自己设置的奖项,就是对我国有偏见,所以我国得奖的人才少。
不得不说,持有这种看法的人还非常多。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我们的院士制度、职称制度非常满意,就算几百个院士多少年也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依然认为这是最公平科学合理的制度,不然早改革改变了!

每年的诺贝尔奖一公布,最让人惊奇的就是,得诺贝尔奖的人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是有人在度假打不通电话,就是有人对此一无所知,自己能获奖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这种评审方式也让我国的网友大开眼界,获得诺贝尔奖竟然自身不需要做什么?难道连表格也不填一个吗?
这个评审流程实在是太随意了,远不如我们的职称评审流程严格。看看我们的职称评审,先在单位出示你的各种证件荣誉进行积分,然后进行公示,然后准备答辩。各种证书荣誉以及准备的材料还要上传网络,光表格可能就得十多张,准备的材料都得一大摞。最关键的是,就这样还不一定能评上,完全取决于评委的最终评分。过程之复杂,流程之严格远超大家的想象。为什么诺贝尔奖的评审如此随意呢?难道连获奖人不见就能确定他获奖?不进行一下答辩吗?
但其实大家都清楚,这样对获奖者才是最公平的,他不需要做任何事,不用讨好评委,也不用费尽心思浪费很多时间做和学问无关的事,只需要安静的做好自己的研究就行了。
安静的做学问,看似平常的事,但对于大量需要评职称的人来讲,却是最难的,评过职称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心酸。

我们都知道,这些年,我国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也很大,研发经费超3.3万亿,我们的科研成果也不差,SCI论文年发72.87万篇,世界第一。中小学教育,这些年我们也诞生了很多名师,有国家级的,也有省级的、市级的以及县级的,每年都会诞生一大批。教育上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教授更是数不胜数,很平常的一所小学就有好多个。可以说,我们国家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比任何国家都不差,照这样的培养规模,诺贝尔奖我国应该世界第一才对。但结果呢?
我们不是少,而是几乎没有,这才是值得反思的。如果大家对诺尔贝奖文学奖、和平奖有质疑很正常,但自然科学方面的奖不能质疑吧,那可都是造福人类社会的科技创造呀!我们也享受到了这些成果带来的生活巨变!

每所学校包括大学,看看获得高级职称、教授职称的老师,我们可能都清楚,为什么我们没有诺奖了?我们的职称从来不偏爱那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搞工作的人,更偏爱那些精通人情世故、会向上交际的人。可以说,职称、院士制度不改革,诺贝尔奖就很难和我们有缘!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看看,国外网友对“教员”们的评价!都研究的挺透彻啊![比心]](http://image.uczzd.cn/11591717825545077457.jpg?id=0)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