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
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大堵车,夕阳跟平常一样,天气不冷不热,周围都是车,车里都是人,路两边是绿化带,有树有草,小路上有的人在走路,有的人在骑车,有情侣在打闹,有老人在散步……
往远处看是楼房,是万家灯火,天上有几朵云彩,不管几天还是几十年,这个世界都不会有大的变化,而人就不一样了。
我突然想起了已经不在了的故人,偶尔被熟人提起来也只是淡淡两个字“没了”……
或许,我们对于生命的珍重都没有非常重要的感受,如果有这样的感受,那“尘世难逢开口笑”这样的情况肯定会少很多。

在20来岁的时候我觉得40岁好遥远,我幻想到了那时候自己应有尽有,甚至可以退休环游世界了。
而等真的来到了人生的中年,才晓得自己过去想法的幼稚和错误。
如果人生能够倒过来活,从20岁再来一遍,那不需要20年,只要10年就可以非常精彩,也不用靠预知,只要带着自己这二十年的感悟就行。
过去最重要的错误之一就是创业开始太晚,胆子不够大,那时候觉得创业需要学习,需要积累资本——我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你要是现在初出茅庐,都不要去公司耽误时间了,它们的结局要么是被淘汰,要么是平庸,没有几个人值得你去学习,跟一些内心腐朽、心灵肮脏的人有什么好学的呢,学他们的自私自利和自以为是嘛,实实在在是弊大于利,不值得。
很少有人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任总、马总那样的老板。
更极端点说,如果你不是有志于科学研究和专业,如果你是早有进入商场、做生意赚钱的打算,大学都不用去了。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赚钱和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在社会。
人是最好的书,赚钱是最好的学习。
对80%以上的人而言,赚钱都是要持续几十年的工作,跟人打交道是必备的社会技能。我见过的人大约有上万个,有印象有记忆的人有上千个,只记得名字的人有上百个,保持联系的有几十个,能够左右自己内心的人就很少了。
我仍然乐意见陌生人,哪怕一开始就晓得这个人不怎么样,有的是坏人,有的是骗子,但我认为心态要开放,老方说认识一个人就像是自己世界的边界拓展了那么一点,对“人”这种生物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但大家都需要互相筛选,对于那些心怀鬼胎、不怀好意的“毒人”,还是要尽量避开的。
不妨告诉你,我出于好奇还专门体验过,知道这个人有毒,但还想看这个人能有什么花样,事后想起来真的是傻。
要知道被其一次放毒,你可能要耗费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净化掉。生命宝贵,没必要被这种人耗费时间。
关键是要看破红尘。
这需要靠自己去悟就行,老方说悟性是最关键的,有慧根的人碰到契机就能觉悟,否则哪怕碰到几次机会也冥顽不灵。
有些东西不好说,名可名非常名,我尽量描述一二,你随便想一想就好。我的体会是,这个世界基本都是假的,比如我们每天看手机,上面大多是商业行为,有诱惑你购物的,有劝你去旅游的,有卖保险的,有推销饭店的……五花八门,人为了赚钱会努力到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这个商业世界看来,一个人要是不去消费,那简直是有罪。而一个人一旦是失去了消费能力,那就会成为人们眼里的“无用之人”。
另外,坏人不知道自己坏,骗子不认为自己有错,愚昧的人只觉得自己聪明……人生在世,难免会跟很多庸俗、恶俗打交道。
很多人的本质就是低下和庸俗,但乐从俗来,你也需要借假修真,不能愤世嫉俗,更不要自命清高。
包括你脑袋里的思想,所谓的执念,包括“虚荣、自恋、偏执、目标”等等,都是假的。人有时候非常固执,有时候又非常容易被改变,某个人的某句话可能就转变了你的心意和看法,然后你会无比坚信,哪怕看到真实也拒绝承认真相。
总之,人是活在自己的想法里。
“打工”或“创业”都是某种想法,想法是变化的,人这辈子99%的想法都会改变,但最关键的1%如果是错的,那就完蛋了。
你注定是要被其困住一生,为其所奴役,以假为真,自欺欺人。
比如打工很受限,得不偿失,绝大多数人都发不了财,但他们都是“安稳、保险”的想法,这种想法或者是周围人的灌输,或者是自己的认识和选择。在鸟笼里的人很容易觉得外面都是风雨,所以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朝九晚五数十年,退休后也不能成为自己了。
如果必须是要骗自己才行,那建议你选一个更值得的想法比较好。
最后,不要听任何人的建议,只要你能够认识自己,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