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出动18万大军,发动灭蜀之战,曹魏大军在邓艾、钟会等人的指挥下,成功消灭蜀汉,曹魏(西晋)和东吴之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双方从之前的南北对峙,转变为西晋独大,蜀汉的灭亡,不仅让东吴失去了一个盟友,更让东吴处在西晋的包围之下。蜀汉灭亡后,东吴并没有迅速倒下,而是又坚持了17年之久,直到公元280年,才被西晋消灭,那么蜀汉灭亡后,东吴为什么还能独撑17年呢?

一、东吴凭借长江天险来抵御西晋东吴和蜀汉虽然都割据一方,在地理环境上,东吴显然更加易守难攻,一方面,东吴拥有长江天险,这成为其都城建业的重要屏障。另一方面,东吴在长江沿线设立了重要的军事据点,比如西陵、建平、江陵、夏口等地的防线,就西陵和建平来说,正好处在东吴的西线,和西晋的荆州、益州接壤,如果西晋突破了西陵、建平,就可以顺流而下,直接威胁到东吴腹地。在蜀汉灭亡后,陆抗来到荆州,他在西陵、建平一带加固城池,并且陆抗在江陵一带击退了西晋名将羊祜的进攻,促使西晋没能迅速突破东吴的防线,这为东吴继续存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东吴内部比较团结,没有出现严重的内斗在蜀汉灭亡时,姜维和宦官黄皓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这无疑严重损耗了蜀汉的实力,在孙权去世后,东吴虽然爆发了内斗,公元264年之后,蜀汉灭亡后,东吴的内部矛盾得到缓和,孙皓即位后,一度推行善政,促使东吴上下能够一致对外。公元269年之后,陆抗作为东吴大将,长期镇守荆州,促使西晋没能找到可乘之机,如果东吴也出现严重的内斗,西晋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迅速消灭东吴。三、西晋需要时间消化蜀地,并解决弑君等问题在蜀汉灭亡后,司马昭先是需要平定钟会之乱,这导致蜀地一度出现了混乱,等到钟会之乱被平定后,司马昭还需要安抚蜀地的百姓和文臣武将,这无疑需要数年的时间,在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需要完成篡位自立的过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还需要解决司马昭弑君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西晋没有在蜀汉灭亡后,立即发动消灭东吴的战役。四、西晋内部存在阻力,这推迟了消灭东吴的时间虽然司马炎有消灭东吴,一统天下的志向,但是西晋内部却存在反对的声音,西晋大臣贾充就认为,如果贸然发动消灭东吴的战役,很可能重蹈曹操在赤壁之战的失败,在公元272年,东吴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据城降晋,在西晋派出大军支援步阐的背景下,陆抗还是顺利攻占了西陵,导致西晋内部的保守势力更加占据上风,促使司马炎推迟了消灭东吴的计划。五、陆抗的坚持陆抗作为陆逊之子,是东吴后期最优秀的大将。在蜀汉灭亡后,陆抗镇守荆州,这成为西晋难以逾越的屏障。比如陆抗在江陵击退了羊祜,又比如陆抗攻克了西陵,斩杀了背叛东吴的步阐,这些都对西晋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在陆抗生前,西晋始终无法突破东吴的荆州防线,公元274年,陆抗病逝,陆抗去世后,东吴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在此基础上,西晋终于在公元279年发动了消灭东吴的战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