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有时候,历史比小说还精彩。你能想象吗?一位将军下令撤军,传令兵却听成了全军出击,结果这支孤军深入的部队,硬是凭着一股懵懂的狠劲,一鼓作气灭掉了一个国家!
这听起来像段子,却是东晋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传奇一战。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将领桓温,而被灭掉的,是盘踞在四川的成汉政权。

故事发生在公元346年。当时东晋偏安江南,北方是混乱的“十六国”,而在今天的四川一带,存在一个由氐族李氏建立的成汉政权。
此时的成汉,可以说是“天赐良机”。国君李势昏庸无道,整天沉迷酒色,朝政腐败,内部斗得你死我活。在东晋执政的权臣庾翼,一直有北伐收复中原之志,但大将桓温却把目光投向了相对弱小的成汉。

桓温是个极具野心和魄力的人。他力排众议,认为这是拿下“天府之国”四川,为东晋开辟第二战线的绝佳机会。但这是一步险棋:晋军主力要防御北方,能给他的兵力极少;而且劳师远征,深入蜀地,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桓温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仅率领一万精兵,就从荆州出发,逆流而上,直扑成汉都城成都。这场豪赌,开局顺利,但很快就遇到了大麻烦。

桓温的部队一路势如破竹,但打到成都郊外的笮桥时,遭遇了成汉皇帝李势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这下,踢到铁板了。
李势虽然昏庸,但到了亡国关头,也拿出了全部家底拼命。成汉军队凭借地利,发起了疯狂反扑。战斗异常惨烈,晋军的先锋部队受挫,甚至有一支流箭射中了桓温的战马马头,吓得他赶紧下令鸣金收兵,准备暂时后撤,重整旗鼓。
就在这时,那个改变历史的戏剧性瞬间发生了。

负责击鼓的传令兵,在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金属撞击声中,可能因为过度紧张,完全听错了命令。主帅明明下令撤退,他却敲响了全军总攻的战鼓!
《晋书》记载:“(晋军)退军鼓噪误鸣进鼓”。意思是,本该撤退的鼓声,错误地敲成了进攻的号令。
这下,前线的士兵们都懵了,但军令如山!听到进攻的鼓声,所有将士都以为主帅要决一死战了。于是,已经显露疲态的晋军,瞬间被注入了强心剂,抱着必死的决心,向成汉军队发起了决死冲锋。

这个美丽的错误,产生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结果。
成汉军队本来正趁着晋军攻势减弱,打算一鼓作气把他们击溃。没想到,已经显出败象的晋军,突然间如同打了鸡血,个个不要命地冲杀过来,攻势比之前猛烈了十倍!这种反常的、近乎疯狂的举动,把李势的军队彻底打懵了。
他们心里可能在想:“这晋军是不是有什么埋伏?还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杀手锏?” 心理防线瞬间崩溃。战场上,士气此消彼长。晋军以为这是决死一战,故而奋勇争先;成汉军队则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气势吓破了胆,阵脚大乱,兵败如山倒。

晋军主将桓温,虽然一开始也被这个乌龙搞了个措手不及,但他不愧是名将,立刻抓住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他顺势而为,指挥大军乘胜追击,一举击溃了成汉最后的主力。
皇帝李势见大势已去,只好乖乖地出城投降。存在了四十四年的成汉政权,就这样被一场因听错命令而引发的疯狂进攻给灭掉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