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岁的老王患 2 型糖尿病 5 年,一直吃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得挺稳。前阵子感冒,他自己买了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吃了 3 天不仅感冒没好,测血糖还从 6.8mmol/L 飙到 9.5mmol/L,心慌手抖直冒冷汗。
到医院一查,医生一看药单就说:“你这是二甲双胍和感冒药犯冲了,差点出大事!”
二甲双胍应用广泛,但不能和这 3 种药搭配二甲双胍之所以成为控糖 “主力军”,是因为它不仅能降血糖,还能保护心血管,对肝肾负担也小。但 “安全” 不代表 “能随便搭药”,尤其是这 3 种药,和二甲双胍一起吃,风险会翻倍,一定要避开:
1、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
很多糖友觉得 “二甲双胍降不下来,再加一种降糖药效果更好”,却没注意磺脲类药和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会 “叠加”。
二甲双胍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改善胰岛素抵抗,而磺脲类药是刺激胰岛分泌更多胰岛素,两种药一起吃,就像 “双重发力” 降血糖,很容易让血糖降得太低。
如果二甲双胍控糖效果不好,别自己加磺脲类药,要让医生评估,医生可能会调整二甲双胍剂量,或换用胰岛素增敏剂,而不是简单 “加药”。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二甲双胍几乎不经过肝脏代谢,主要靠肾脏排出体外;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 “肾毒性药物”,会直接损伤肾小管,影响肾脏排泄功能。
两种药一起吃,肾脏排二甲双胍的速度会变慢,导致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不仅可能引发 “乳酸酸中毒”,还会让肾损伤更严重。
感冒、尿路感染时,别自己买抗生素吃;如果医生开了氨基糖苷类药,要主动说 “我在吃二甲双胍”,医生会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或换用对肾影响小的抗生素。

3、某些强心药,如地高辛
地高辛是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常用药,很多中老年糖友会同时有心血管问题,可能需要吃这种药。
但地高辛和二甲双胍会竞争肾脏的 “排泄通道”,一起吃会让地高辛在体内浓度升高,容易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看东西有 “黄视”“绿视”、心跳变慢。
如果同时吃二甲双胍和地高辛,要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别觉得 “没不舒服就没事”地高辛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稍微蓄积就可能出事。
别漏了:非处方药和保健品,也可能和二甲双胍 “犯冲”很多人觉得 “处方药要注意,非处方药(OTC)和保健品没副作用”,其实这两类产品里的成分,也可能和二甲双胍 “打架”,尤其是这两种,糖友一定要警惕:
1、高危非处方药:含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感冒药、鼻炎药
感冒、鼻炎是常见病,很多人会自己去药店买复方药,却没注意成分表。
含麻黄碱,比如某些复方氨酚烷胺片、伪麻黄碱,比如某些氨酚伪麻美芬片的药,会刺激身体分泌 “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让肝脏释放更多葡萄糖,可能抵消二甲双胍的控糖效果,导致血糖升高。
买感冒药、鼻炎药时,先看成分表,避开 “麻黄碱”“伪麻黄碱”;如果不确定,就拿着药单问药师:“我在吃二甲双胍控糖,这个药能吃吗?” 感冒严重时最好去看医生,让医生开不含这些成分的药。

2、高危保健品:含银杏叶、丹参的产品
很多糖友觉得 “保健品能护血管,和二甲双胍一起吃更健康”,却不知道银杏叶、丹参中的成分,会影响二甲双胍的吸收,它们可能改变肠道环境,让二甲双胍吸收减少,导致血糖控制不佳。
更危险的是,银杏叶、丹参有 “抗凝血作用”,如果糖友同时在吃抗凝血药,比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本身有凝血功能异常,比如血小板减少,再吃这类保健品,会增加出血风险,比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别盲目吃护血管的保健品,尤其是成分里有银杏叶、丹参的;如果确实想补,要先告诉医生医生会评估你的凝血功能、用药情况,判断是否能吃,避免和二甲双胍冲突。
如何避免危险搭配?吃药前做好这 3 件 “保命事”其实,和二甲双胍的用药冲突,大多能通过 “提前预防” 避免,关键是做好这 3 件事,糖友一定要记牢:
1、列 “完整用药清单”,看医生必带
很多人看医生时,只说 “我在吃二甲双胍”,却忘了说自己吃的感冒药、降压药、保健品。这样医生很难判断是否有用药冲突。正确的做法是:列一张清单,把正在吃的所有药都写清楚,包括:
处方药:二甲双胍的剂量、其他慢性病药,如降压药、降脂药;
非处方药:最近吃的感冒药、胃药、止痛药;
保健品:鱼油、银杏叶、钙片等,包括品牌和剂量。
把清单存在手机里,或打印出来,每次看内分泌科、感冒看呼吸科、牙疼看口腔科,都主动给医生看,哪怕是小毛病,也要让医生知道你在吃二甲双胍,避免开冲突的药。

2、主动 “告知用药史”,别等医生问
有些医生问诊时可能没问到 “是否吃降糖药”,尤其是看其他科室时,医生关注的是当下的病,容易忽略基础用药。这时候一定要主动说:“现在每天吃二甲双胍控糖,您开的药和它有没有冲突?”
3、不 “自行加药换药”,哪怕难受也别乱试
很多人觉得 “血糖高了就加半片二甲双胍”“感冒了就吃家里剩下的感冒药”,却不知道这样最容易出问题。比如:
自行加二甲双胍,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自行吃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让血糖飙升;自行停二甲双胍,可能导致血糖失控,诱发并发症。

对糖友来说,控糖不仅要吃对药,还要避开用药冲突,不管是处方药、非处方药,还是保健品,都别盲目搭配。
记住:列好用药清单、主动告知医生、不自行调整,做好这 3 件事,才能让二甲双胍既发挥控糖效果,又避免风险。
如果你或家里人在吃二甲双胍,一定要把这些用药禁忌告诉他们,别让 “小疏忽” 酿成大问题。用药有疑问时,及时找医生咨询,才是最安全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