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的挑衅言论,使得本已紧张的中日关系再度升级,双方在外交、经济等领域的博弈日趋激烈。就在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将成为中日交恶的最大赢家时,韩国却悄然“抄了近道”,以一系列精准操作配合中方对高市早苗等右翼势力的施压,同时将“东亚香饽饽”的地位稳稳收入囊中。

这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此前还与日本“眉来眼去”的韩国,会在关键时刻站到日本的对立面。这一切的转折,还要从日本近期的一系列“作死操作”说起。
先是日韩独岛问题上的摩擦升级。韩国军机在独岛附近正常训练,日本却大做文章,宣布暂停向韩国军机提供加油服务。这一行径激怒了韩国,韩方当即叫停两国联合军事演练,用强硬态度回敬日本的无理挑衅。更让韩国无法容忍的是,日本还在东京展览馆公然举办活动,大肆宣扬对独岛的“领土主张”,把韩国的核心利益当成了政治秀的道具。

而高市早苗推动的修宪图谋,更是戳中了韩国的“历史伤疤”。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表,高市早苗一直鼓吹修改和平宪法,试图让日本重新拥有宣战权。这一幕让经历过日本殖民统治的韩国高度警惕,一旦日本突破和平宪法束缚,重新走上军事扩张道路,身处东北亚的韩国必然首当其冲受到威胁。
恰在此时,高市早苗在台海问题上对我们中方的挑衅,让韩国看到了“借力打力”的机会。当中日因涉台问题陷入对峙时,韩国果断加入对日本的“讨伐阵营”,与中方形成了无形的“围剿”之势。最能体现这种立场转变的,就是韩国政府对东北亚三国排序的调整,李在明政府明确将顺序定为“韩中日”,取代了尹锡悦时期亲日的“韩日中”排序。

这看似简单的顺序调整,背后藏着韩国清晰的战略考量,更给韩国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中方此前发布的赴日旅游和留学预警,让大量中国人东亚出境需求转向韩国。数据显示,近期韩国的旅游预订量、留学咨询量均迎来爆发式增长,一举超越长期压过自己的日本,成为东亚最受欢迎的出境目的地。
或许有人会问,美国难道没从中获利吗?事实上,美国虽然一直试图在东北亚挑动矛盾、坐收渔利,但这次却被韩国“截胡”。韩国的站队,既顺应了东北亚和平发展的大势,又借助中方的影响力压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更用最小的成本换来了经济红利,堪称“一箭三雕”。

说到底,日本当前的困境实属“咎由自取”。无论是在独岛问题上的领土野心,还是修宪扩军的危险图谋,亦或是插手台海事务的越界行为,本质上都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而韩国的选择则证明,顺应时代潮流、坚守正义立场,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
中日关系的未来,终究取决于日本能否停止挑衅、正视历史。而韩国的“逆袭”也提醒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选对方向远比盲目跟风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