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非遗
非遗苏绣变游戏皮肤 这款游戏将非遗技艺融入游戏中
装在玻璃柜里,旁边挂着“国家级非遗”的牌子,灯光打在上面泛着冷光。但这款叫《三国:谋定天下》的游戏,把苏绣“请”出了博物馆—姚老师用针把二乔的传说,绣进了武将皮肤里。姚老师的绣线比头发还细,她能用“简针绣”把白...
非遗馆蓝皮书出版解析非遗馆建设多元路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发展报告(2025)》,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近年来,非遗馆日益成为热门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在非遗保护传承以及促进人民群众共享...
非遗传承跨界赋能
昨日,“西岸非遗行—非遗焕新·青春同行”主题活动在西岸非遗体验馆举行,“西岸非遗体验馆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基地”正式揭牌。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向聘任”开启了校地合作的新篇章。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聘请马六甲、...
全力护航非遗传承讲好“宾阳炮龙”故事
记者11月21日从《南宁市宾阳炮龙文化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规定》已于11月1日起施行,采用“小切口”模式,精准聚焦宾阳炮龙文化的保护对象、保护措施、管理机制和法律责任,着力破解当前面临的...
迪庆非遗:活态传承焕生机 文旅融合谱新篇
如今,迪庆已建成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完成大词戏、格萨(斯)尔等濒危项目数字化建档,健全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涵盖280项代表性项目、558名代表性传承人,构建“传习中心—传习所—传习点”三级网络,15个中心...
非遗进社区“银龄”乐开颜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将冬梅记者成东丽)11月14日,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街道西大街社区以“非遗进社区·巧手传匠心”为主题,开展公益教学活动,吸引众多社区老年居民积极参与。活动中,剪纸老师采用“分步示范+一对一指导”模式...
兴县党校“非遗剪纸”进课堂
本报讯(记者刘华)近日,兴县县委党校在2025年秋季学期主体班创新开设非遗体验课,邀请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白爱珍授课,以传统剪纸艺术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上,白爱珍结合自身深耕剪纸艺术的...
将非遗变为日常风景,2025年黄浦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收官
“非遗新体验·乐享新生活”—2025年黄浦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今天(15日)收官。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市民,10月12日至11月15日期间,该系列活动陆续走进社区和商圈,...
悦·遵义│30位匠人集结,带来非遗盛宴!快去打卡→
非遗布贴绣传承人吴铸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并参与非遗传承。据遵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谢琴介绍,此次集市不仅是成果展示平台,更是构建“见人、见物、见生活”非遗生态的重要实践。“下...
让长沙非遗在校园绽放新光|寻美非遗
长沙晚报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郑湘平通讯员杨熙杨翠)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日启动“非遗提灯人”选培计划,面向全市公开招募非遗校园传承志愿者。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践考核者,将被认定为“非遗提灯人”,助力长沙...
“非遗”进景区
近日,泸溪县踏虎凿花作品展暨技能传承...活动以“非遗传承·文化自信”为核心,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踏虎凿花技艺,手把手指导实践,着力让30余名浦市镇旅游、文化工作者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推动非遗技艺融入景区服务。张克宁摄
这个组合发布非遗专辑有意思,新国潮下传统之声也有当代先锋表达
另外,华为音乐还通过丰富的活动助力非遗音乐传承与创新,非遗音乐专区精准收录多民族非遗乐种,涵盖传统器乐、民歌等内容,搭配全曲库超高清音频、空间音频技术,让用户沉浸体验优质非遗音乐;非遗寻音计划基于中国入选联合国...
长沙娃追的“非遗剧”藏着好多经典寓言与红色故事
通过皮影、木偶等传统艺术形式,让红色故事在非遗载体中焕发光彩,为市民与学生带来一场场文化盛宴。皮影剧目进校园,红色非遗润童心 10月30日下午,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皮影展演团走进新民小学报告厅,带来《两...
学者与媒体人齐聚温州聚焦“新时代非遗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等专家,以及温州本地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与媒体代表齐聚此次沙龙活动,通过思想的碰撞为非遗传播注入新的动力。活动现场,李方喜与俞虹共同签署《非遗传播推广战略合作协议》。...
我市新增12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同时,通过组织开展特色非遗活动,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非遗特色文旅IP,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认知和参与度。目前,我市传承人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得到...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挖掘“非遗”资源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辽河社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将非遗代表性传承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现已聚集“刘氏布偶”、“杨氏扎刻”、“纸上添花”剪纸等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这些具有浓厚民俗特色的技艺深受居民喜爱。社区通过积极...
“大美河北”全省美术摄影非遗主题展在石举办
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为进一步提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影响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由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策划的“大美河北”全省美术摄影非遗主题展近日...
非遗面塑艺人尚书才在肥出摊走红网络
一个个色彩饱满、形态逼真的捏面人,不仅承载着传统非遗的魅力,更藏着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尚书才说:“手工的东西能带来成就感,看到顾客喜欢,我们就开心。这份简单的初心,让这门老手艺在城市的烟火气里,持续散发着...
《十八岁太奶重振汴绣荣光》高能反转,智斗与逆袭,沉浸式体验非遗传奇魅力。
第27集:擂台生死局 非遗博览会上,日本刺绣大师山本一郎当众挑衅:“汴绣早该进博物馆。沈念应战后,对方却提出“盲绣对决”—蒙眼完成十米长卷。比赛中途,山本故意打翻颜料污染丝线,沈念却借力失传的“乱针救急法”,将...
西秀区黄腊乡:深耕非遗技艺培训激活民族文化发展活力
为传承贵州刺绣与蜡染这一国家级非遗,提升手工艺人技艺,增强文化自信与社区凝聚力,近日,西秀区“传家风亮家训立家规”系列活动—黄腊乡刺绣蜡染手工艺培训在河滨村开展。参训的30余名学员,均为黄腊乡布依刺绣传承人及非遗...
寒潮来袭“劳峒仁”新疆羊毛毯走红用非遗温度诠释对自己好一点
其中,品牌“劳峒仁”推出的手工羊毛毯凭借严苛的原料把控与传统工艺,成为不少消费者“善待自己”的冬季首选,让非遗技艺在暖冬需求中焕发新生。“好毯子的根基在原料。“劳峒仁”品牌负责人介绍,为了保证羊毛毯的温暖质感,...
山西非遗有了“N种”可能
从年初科技感、互动感拉满的“‘年自万物生’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到4月地铁站里的“声动非遗”阅读计划,到8月举办的2025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再到“郭梅花剪纸衍生品展”等非遗艺术展,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以一场场非遗创新...
粤来粤好百千万|泗纶镇:推动非遗竹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罗定市泗纶镇特色罗竹为原料,经传统非遗竹编工艺编织而成的泗纶蒸笼,承载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凭借绿色健康、蒸汽不倒流等优势享誉一方。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这一非遗产业面临传承人老龄化、市场推广乏力、青少年认知...
从时代金曲到传统非遗,2025抖音美好奇妙夜搭建多元文化桥梁
近年来,抖音持续扶持非遗优质内容,陆续发起“百young非遗计划”“非遗合伙人”“看见手艺计划”等项目,扶持不同类型的非遗创作者和传承人,帮助更多非遗被看见。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百young非遗计划”已助力超2.5万...
“我们的节日·重阳节”非遗展演邀您来
金秋赋雅韵,非遗颂重阳。10月29日,2025年“乐享河北”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我们的节日·重阳节”非遗展演展示活动在河北博物院举办。该活动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恋地:百年非遗看秀洲”摄影展走进嘉兴大学
开展仪式上,嘉兴大学特别聘请秀洲区非遗传承人代表担任“非遗特聘专家”,将传承人请进校园,通过授课交流、互动体验等形式,引导师生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近年来,秀洲以“见人见物见生活”为理念,通过建强非遗传承基地、...
指尖生花·非遗有我—特殊学生非遗手作在体育艺术节上展光彩
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以“非遗传承+特殊教育融合”为核心,携皮影戏、掐丝珐琅、昆虫琥珀三大非遗手做项目精彩亮相,让特殊学生在实践中传递文化温度,在展示中绽放独特光彩。活动现场,特教学校三大非遗项目展区人气十足,...
高铁站遇见“非遗”合肥南站上演“徽风皖味”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酥脆的黄山烧饼香气四溢,动人的黄梅戏韵味悠长…10月17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的铁路风景·寻味长三角”主题活动暨“徽风皖味在南站”非遗美食文化节在合肥南站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将高速铁路的现代便捷与安徽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