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87岁老人粉碎性骨折 反向肩关节置换术让患者重获“肩”康

近日,87岁高龄的李女士不幸遭遇意外跌倒,瞬间感到右侧肩部传来撕心裂肺的剧痛,随即瘫倒在地,无法动弹。家人迅速将她送往胜

近日,87岁高龄的李女士不幸遭遇意外跌倒,瞬间感到右侧肩部传来撕心裂肺的剧痛,随即瘫倒在地,无法动弹。家人迅速将她送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途中,李女士痛得脸色惨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她紧咬牙关,强忍剧痛。目睹老人痛苦万分的模样,家人们眼中满是深深的担忧与心疼。

复杂病情:棘手的骨折难题

到达医院后,李女士被迅速推进急诊创伤外科病区。医生们立即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X光片和CT扫描结果显示,李女士右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属于Neer分型四部分骨折。这种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较为常见,但情况却相当棘手——骨折块移位明显,血运破坏严重。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和高龄患者的高手术风险,急诊创伤外科病区团队高度重视。该病区主任付鹏第一时间组织全科进行术前讨论,全面评估李女士的身体状况。团队仔细查看各项检查报告,考虑到李女士虽然平日身体较为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各脏器功能有所衰退,手术耐受性差,任何一点风险都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团队深入分析李女士的骨折特点,骨折块粉碎严重,移位明显,这使得传统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困难重重。不仅复位固定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而且术后还面临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塌陷的极高风险。术后漫长的康复期,对于高龄的李女士来说,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审慎决策:最佳方案的诞生

在充分讨论李女士的康复需求后,急诊创伤外科病区团队一致认为,帮助李女士尽快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卧床时间,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治疗的关键。经过审慎权衡与充分论证,大家认为,相较于传统内固定方案,“反向肩关节置换术”才是更适合李女士的最佳选择。

“反向肩关节置换术”是肩关节外科领域一项技术含量高、操作复杂的前沿技术,属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难度级别——四级手术。其设计理念独特,通过将人工肩关节的球与臼位置对调,改变了肩关节的生物力学传导,使得功能恢复不再依赖于严重受损且难以愈合的自身肩袖组织。这对于伴有严重骨折和肩袖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而言,能更有效地重建肩关节功能,显著减轻疼痛,并允许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手术攻坚:挑战高难度技术

手术的日子如期而至,李女士被缓缓推进手术室。无影灯亮起,照亮了手术台,也映照着手术团队坚毅的脸庞。这台“反向肩关节置换术”,是一场与时间和风险的赛跑,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李连欣教授的指导下,麻醉手术科紧密配合,急诊创伤外科病区主任付鹏目光专注,双手稳健。助手们默契协作,精准传递器械,密切注视手术进展。麻醉师实时监测李女士的生命体征,确保她在手术过程中安全、无痛。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手术团队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显露、处理骨折端、安置假体等关键步骤。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出血量被控制在极低水平。这不仅归功于医生们精湛的技术,也离不开团队间的紧密协作。

积极展望:技术进步与未来

手术成功完成后,李女士被送回病房。术后恢复过程十分顺利,李女士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脸上也重新露出了笑容。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在老年骨折领域,尤其是复杂关节置换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充分彰显了该院雄厚的医疗实力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此次手术不仅为地区医疗技术的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还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力推动了反向肩关节置换术在本地区的应用与发展。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帮助更多类似患者摆脱病痛、重获健康。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将继续探索和应用前沿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助力更多患者受益于医学进步,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大众新闻记者 巩奕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