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社会共识还没有形成。
工作是现代社会才形成的一个共识。事实上在过去,是没有工作这个说法的,父辈们做什么,你几乎就只能够做什么。
过去的“三教九流”其实是有着严格的限制,你父辈是木匠,你就只能是木匠,职业是通过代际延续的,而非是今天的主动寻找。
这种代际延续的职业,有缺点,但也有优点。
缺点很明显了,那就是后代只能被一个固定的职业框在里面,自己不能有太多的其他想法;而优点其实也很明显,那就是你没有找工作的焦虑和担忧,也不用思考自己应该靠什么为生。
而现代社会,打破了职业的代际延续,尤其是工业化的到来,社会需要专业人才,这才有了现代教育,分门别类的专业。
这种好处是,后代可以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突破前人的制约,从而过上比父辈更好的生活。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但今天,这种前提条件不复存在了。

其实不想上班只想待在家的现象,最早在日本就已经出现了。而日本社会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下流社会”。
什么是“下流社会”?简单来说,就是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踏上社会后,已经达不到前人的成就了,甚至从收入的角度来看,还比不过父辈。
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就会导致一批人出现所谓的“宅家”。
这可以说是新的社会变化之下,一代人新的共识还没有建立起来。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待在家,也能够生活下来,还没有太大的生存压力。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现象了,也就是所谓的“啃老”。
这是年轻人可以待在家的前提条件。他们依靠父辈的代际转移支付,就可以实现一辈子不上班,当然前提是不追求婚育和家庭。
这种现象当然是不健康的,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毕竟这群人如果太多的话,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就很容易延伸出一些不那么健康的想法。
因此我们从大的方向,肯定是鼓励年轻人出去上班的。但现实问题是什么呢?还是那个“代际向下流动”的问题,即所谓的“下流社会”。
年轻人上班收入无法超过父辈,甚至上班带来的收益,还要小于不上班。
怎么理解呢?
我们看日本,日本的“平成废宅”是怎么出现的?它不是简单的收入比不上父辈,背后更重要的是各种社会成本叠加的压力导致的结果。
他们不仅仅是收入比不上父辈,更重要的是,叠加养育、生活、房子等成本,都要比过去的父辈高。
房租、交通费、伙食费、电话费、服装费甚至是家庭、育儿等费用算上,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不够。
你看,“下流社会”和“平成废宅”的出现,不单单是收入比不上父辈,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承受着过去比父辈更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在更大的经济压力和更小的工作回报之下,其结果就导致了一部分年轻人宁愿待在家,也不愿意上班。
这里我们还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来衡量一下这部分年轻人的选择到底孰优孰劣。
在经济学中,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年轻人选择在家的成本,就是放弃了上班带来的收入。
那么我们假设,如果年轻人出去工作的话,月薪大概是多少呢?从数据来看,5000元到8000元是大多数人的薪资区间。
而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8000以下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弊大于利。
举个例子,我一位亲戚就是给人做饭的,每周只去雇主家做饭五次,一天只做一顿晚饭,一个月收入也有五千块。
而对年轻人来说,在家给父母做饭一个月连带着保洁洗衣,那么带来的收益,至少也是大于5000元的,如果算上心理情绪的话,这部分价值就会更高。
所以,年轻人选择在家,综合效益来看,是比上班更优的选择。
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这种现象肯定是不好的,我们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去这么做,而是就这种现象,尝试去分析它背后的原因。
这种现象肯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年轻人也不会一直待在家,但就目前来看,各行各业的价格战,一定程度上也让这种现象变得更多了。
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缩减,最终导致员工薪资缩水,工资下降。这个时候,劳动者的服务和劳动价值不值钱,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年轻人待在家的现象。
以文科生为例,现在的文科生出来找工作,在二线城市及以下几乎没人敢说自己要拿到5000以上的薪资,因为超过这个薪资,根本不会有企业高看一眼。
在上行期,万物都在上涨,消费也在升级,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是王大锤说的。“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王大锤这句话不仅仅是台词,更是那个时候很多人的梦想。
而在那个时期,也的确有很多人做到了,那是一个乐观情绪和美好期望并行的一个时代。
而现在这个大环境,对年轻人来说,至少就和过去相比,肯定是有一些落差的。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价格战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几年前,兼职市场一天一百多还不好招人,因为嫌弃薪资太低了。但现在,你随便去一个大学旁找兼职,一天100元,都有大把人抢着报名,价格战可以说干翻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就业市场。
为什么现在要打击低价倾销价格战?因为这损害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还有这个行业背后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价值。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目前这个大环境之下,其实休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要伺机而动,但前提条件是,你的父母理解你、支持你,以及你自己找到的薪资待遇确实不好,而父母每个月可以给到你一定的经济支持。
更重要的是,伺机而动的前提条件是,你每天不是在家“混吃等死”,而是有意识地学习新技能,保持规律健康的作息。
伺机而动蛰伏等待时机,最重要的不是时机,而是你在家等待的这个过程中,你自己做了什么,以及你又准备怎么做。
待在家的根本是短暂的休息,不是一辈子的休息,你要为未来做好准备,而不是彻底沉沦下去。
我们总说这是一个周期周期,是周期就有上有下,这都是正常的起伏,而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等待那个上升期到来的时候,全力出击。
end.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