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帽不是红军专属吗?为何北伐时期的冯玉祥也戴“八角帽”?真相居然是…… 1926年,西北军在南口大败后,退守绥远,全军衣衫褴褛。 五原誓师后时近深秋,塞外苦寒,五原人民提供了几千张羊皮以解决冯部的寒衣问题。可以想见,当时1万多人穿着光板羊皮做的衣服行军,该是怎样一种情景。 冯玉祥部国民军是从直系分化出来的队伍,由于该军人数众多,最盛时有20多万人,而军饷奇缺,后勤供应不上,军装很土气,多为土布染色而成,而且官佐与士兵服制基本一致。 国民军总司令冯玉祥及部下的师长们头戴八角帽,身穿对禁上下各两个口袋的粗布军装,脚穿布底双梁鞋。冬天戴三块瓦的帽子。军官布棉袄,对襟7扣,中式大腰棉裤。 1927年5月,西北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下辖8个方面军。 西北军生活在陕甘宁青豫地区,土地贫瘠,百姓苦寒,军队经济拮据,供应困难。这时的部队只是改变了一下旗号,无论是经济力量还是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解决服装问题,所属的刘镇华部仍穿着北洋军队的服装,河南的地方部队的服装更是五花八门,就是冯玉祥的原属部队的着装也很不统一,有的着北洋时期的灰色军装,有的着西北军自己缝制的土黄色的军装。 头戴八角帽,身背把大刀,大刀上系着一块红布,成为西北军的标志。 据有关人士回忆,西北军在1929年秋反蒋时,士兵穿的所谓军服竟然是用面袋子做的。
八角帽不是红军专属吗?为何北伐时期的冯玉祥也戴“八角帽”?真相居然是…… 192
雪莲果说历史
2023-02-10 14:43:4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