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装剧,皇帝发布的“制曰”、“诏曰”、“敕曰”、“上谕”、“圣旨”究竟有何不同

雪莲果说历史 2023-04-15 14:56:58

看古装剧,皇帝发布的“制曰”、“诏曰”、“敕曰”、“上谕”、“圣旨”究竟有何不同?看完秒懂! 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由皇帝或以皇帝名义行文的文种,有许多名目,如:制、诏、敕、诰、册、祭文、祝文、谕、批、旨等等。 《乾隆会典》卷二《内阁》载:“凡朝廷德音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布告天下曰诏,昭垂训行曰诰,申明职守曰敕。” 这是对制、诏、诰、敕名称的官方解释,比较简略。 诏书是布告全国臣民的文件,而诰则主要作为封赠五品以上官员和授予有袭次爵位官员的凭证,文种称为诰命。 制书并非独立文种,凡文件开头使用“制曰”一词的,都称为“制”,或称“制词”,而作为文种,则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 如殿试所出的策论题,起首用“制曰”;录取进士张挂的金榜,前边小序起首用“制曰”;诰命文字起首用“制曰”,等等。 作为法律概念,制书的含义更加广泛,包括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所有文件。 敕,有敕谕、敕命、敕书之分。 皇帝对某一特定问题向特定地区的臣民普遍发布的文件称敕谕;封赠六品以下官员的凭证为敕命;为重要官员规定职责范围、权力的凭证文件叫敕书。 册也是凭证文件,授予被封的王、公、皇后、妃等。 祝文、祭文是以皇帝名义写的文章,用于祷告天地山川和祭奠大臣等。 以上这些文种,各有特定的用途,可以称为专门文件。 这些文件都由内阁或翰林院分别撰拟,我们只介绍其中的诏书和敕。 谕、批、旨是日常行政工作中使用的文字,其中批是对臣僚奏疏所作的批语,不是独立文种,录在题、奏本面上的称为批红,也称作旨;写在奏折后面的称为朱批,不写在折后而另作批示,也称为旨。 谕,也称上谕,是旨的一种形式,所以有时也通称作谕旨。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谕旨多由军机大臣或军机章京代拟。皇帝亲自用朱笔书写的谕旨,或交内阁发抄,或直接寄给地方督抚,称为朱谕。

0 阅读:25
雪莲果说历史

雪莲果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