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啥没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很多人觉得是因为诸葛亮过于小心谨慎的性格,导致其不敢冒险。还有人认为是因为诸葛亮的才能问题,说他长于政治、弱于军事。这些人还进一步论断,要是诸葛亮肯听从魏延的办法,曹魏的关中地区早就被拿下了,甚至之后还能长驱直入中原,北伐成功。 不过,这很有可能只是这些人的一厢情愿,不少学者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比如首师大历史系教授宋杰老师,他认为诸葛亮这么做,有自己的通盘考虑,不能一概用其过于谨慎小心的性格来解释。这其实只是诸葛亮基于敌我双方现实情况的分析后,所作出的一种必然选择。 当时,蜀汉本身的兵力、财力、粮食都有限,如果在关中和魏军正面交锋,其他方向的魏军比较容易增援,蜀军容易陷入包围之中。而且,从汉中到关中的道路崎岖狭窄,运粮困难,自己的后勤供应难以保证,即使拿下了长安,也不一定能守住。 因此,诸葛亮觉得更好的办法是西出阳平关,经武兴、下辨,过祁山,夺取凉州诸郡。这条路线没有褒斜、子午诸道中那样多的险阻,行军和运输给养较为容易。正如诸葛亮所言,此举“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而且,陇右诸郡士民对曹魏的统治并不心悦诚服,诸葛亮匡复汉室的号召会得到普遍的响应,这可以从后来 “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得到证明。 另外,如果曹魏军队增援此处的话,需要远涉千里,蜀军迎战时能够以逸待劳,还能利用陇山的有利地形组织防御,截断关中通往凉州的道路,阻止魏军西援。 如果能实现上述的战略意图,蜀汉后续就能以此为基地,威胁关中,甚至一步步攻占关中,长安唾手可得,这样更加保险,照样也能实现子午谷奇谋的战略目的。诸葛亮当然会选择这个更有把握的办法了。 因此,在诸葛亮策划的六次北伐里(自己领兵四次,陈式、魏延各一次),前五次都是从汉中西出阳平关,向祁山、陈仓或武都、阴平方向进攻。
诸葛亮为啥没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论不休。很多人觉得
惜筠说历史
2023-04-14 14:38:2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