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IPO雷达|联川生物回复北交所问询,大额采购设备具必要性,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七成

10月10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川生物”“发行人”)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公司已回复第一轮审

10月10日,杭州联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川生物”“发行人”)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公司已回复第一轮审核问询函,主要包供应商稳定性及与客户合作模式、募投项目的合理性及产能消化能力等。

据招股书,联川生物专注于基因科技领域,现阶段主要依托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客户提供层次丰富、技术前沿、品质稳定的科研服务及解决方案。

在此次IPO之前,联川生物曾向上交所科创板申请IPO,但在2023年撤回了申请材料。读创财经注意到,联川生物此前申请科创板IPO时,拟募资规模为6.08亿元。而此次申报北交所IPO,其募资规模下滑50.66%至3亿元,募资金额整体“腰斩”,其中20000万元用于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5000万元用于分子诊断试剂研发项目,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申请文件,基因科技产品及服务平台扩产升级项目中17361.77万元用于购置设备,将实现年服务30万个基因样本测序。

对此,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募投必要性、合理性和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拟购置设备及安装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大额采购设备新增的折旧金额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联川生物回复称,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总数据量增长213.42%,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对产能的相应提升提出需求;同时,因测序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在测序高峰期仍存在测序产能不足的情况,发行人在扩建实验室、购置新的测序设备时,要充分考虑到在需求高峰期的订单数量,预留产能以应对业务高峰期的测序需要。

报告期内,发行人蛋白与代谢组学的收入分别为2,540.30万元、3,357.71万 元、5,249.18 万元及2,700.53 万元,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报告期内发行人尚未 搭建质谱产线,而是将实验环节委外,自主完成生物信息分析与售后服务。截至回复出具日,发行人已逐步开始搭建质谱实验产线,随着蛋白代谢组学的通量 不断提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完善产线设备、提升质谱产能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本次募投,公司将投入3台高通量测序仪、2套自动化设备及配套设施,以提升生 产交付能力,应对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同时,募投项目也将配置6台质谱检测 设备、搭建质谱生产线,拓展公司在质谱领域的检测能力;同时,配备相应的IT 资源,保障生信分析所需海量数据的存储及算力。

业绩方面,联川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2024年分别为2.35亿元、2.87亿元和3.6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75.67万元、5348.85万元和 6005.67万元。

但北交所注意到,报告期内,发行人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6,748.69 万元、9,459.28 万元和11,537.22 万元,占比分别为68.68%、77.70%和73.78%。 采购内容主要为试剂、易耗品、委外服务,其中因美娜测序试剂、10X试剂等原材料原产地在境外,且采购金额占比较高。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主要供应商合作稳定性。

联川生物回复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试剂采购金额随着业务量的扩大逐年上涨,前五大试剂供应 商的总采购金额占比为88.55%、89.74%、87.53%和91.15%,较为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向主要供应商采购的试剂主要包括上机标记试剂、测序试剂等,采购渠道较为稳定,主要供应商基本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发行人的委外服务主要包括蛋白代谢组学、高通量测序业务中的 测序环节、以及个别服务类型的实验环节。

采购渠道方面,公司采购的试剂包含测序试剂及一般试剂,一般试剂包括上机标记试剂、 建库试剂、分子试剂等其他试剂。报告期内,测序试剂及上机标记试剂采购占比 分别68.19%、68.05%、68.20%及68.21%,为发行人主要试剂。公司生产过程中主要环节使用的试剂非单一平台采购,其中境外品牌主要通过其境内子公司或境内代理商进行采购,境内品牌为直接向品牌方采购。 随着境内品牌试剂性能稳步提升,后续发行人将逐步增加国产试剂的采购比例。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