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要做“春夏养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中医认为可用阴阳来

皓诚谈健康 2023-07-05 08:03:53

养生要做“春夏养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中医认为可用阴阳来解释世间万物。“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阴阳中之阳者是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春夏两季气温逐渐升高,是人体与自然界阳气逐渐生发生长以致达到旺盛的时机,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休养生息之后,春夏之时,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活动量相对增大,腠理开泄,汗液增多,特别是夏季,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了阳气生发太过,或者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食冷而使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虚衰,所以古代医学在天人相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如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主张的是阴阳有余说,以饮食之寒温泻其有余。

张志聪《素问集注》“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以从其要,而培养之”。再者阴阳是互根互补的,按照阴阳的关系,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化;阳为阴之动力,无阳则阴无以生。所以春夏养阳,才能推动秋冬的阴的生长。由此可见春夏养阳是非常重要的。

0 阅读:0
皓诚谈健康

皓诚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