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涂,不会庸人自扰
季羡林说:“人生在世,有时的确需要聪明,但更少不了糊涂。”
看透不说透,看穿不揭穿,给别人留点体面,也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适时糊涂,不仅是一种聪明,也是为人处世最高级的修养。
做人有时不要太聪明,七分清醒,三分糊涂,不失为智者处事之道。
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广开言路,因此有很多人纷纷追随。
一天,魏文侯和国师田子方畅谈尽兴,于是,便令乐师奏乐起舞。
魏文侯听得如痴如醉,突然,放下酒杯问道:“国师,你可听出今天的编钟声音不太对,左侧的音律高一些?”
田子方却笑了笑,没有说话。
魏文侯好奇,一向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的田子方,他却默不作声,埋头喝酒。
于是,他疑惑地问:“国师,难道是我喝醉听错了?”
田子方摇了摇头说:“您作为鲜明的君主,只需要知人善用就可以,何必要过问音律这种小事,这让乐官该如何自处呢?”
说完,田子方叫人请乐官来,并问道:“乐官觉得今天的表演怎么样?”
乐官忐忑不安地说:“有座编钟临时出了问题,来不及调校,是在下管理不力,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魏文侯笑着说:“还是国师办法好,我竟差点抢了乐官的差事。”
田子方的高明之处,在于适时装糊涂,给别人留有处事的余地,不必针锋相对,也可以四两拨千斤。
聪明的人,都懂得糊涂之道,无关大节的事,不要太过较真,也不要得理不饶人。
明知不问,看透不说,是智慧又是格局,懂得“装哑”的人,才是聪明人。#焦虑症##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