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问题:家长方面原因:1.  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和家长教养方

念波聊健康 2023-09-21 00:07:52

亲子教育问题:家长方面原因:

1.  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

孩子的问题往往和家长教养方式相关。

从心理学角度看,

教养方式是由要求和需求两个维度所构成的,

所谓要求就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而对孩子表现的期望或愿望,

所谓需求是孩子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盼望和渴求等。

家长的教育方式就是对孩子要求和需求两个维度的组合。

美国加州心理学家鲍姆林德(Baumrind,1967,1971)把家长教养方式按照要求高低和满足孩子需求高低组合分成四种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型、冷漠型和放任型。

所谓专制型就是高要求低反应组合的类型,家长对于孩子就是规则、要求繁多,却很少做出解释,对孩子的需求、观念不敏感。

所谓权威型就是高要求高反应组合的类型,家长对于孩子要求合理适当,执行始终如一,对孩子敏感、接纳。

所谓冷漠型(又称为忽视型)就是低要求低反应组合的类型,家长对孩子规则、要求少,对孩子需求漠不关心,感觉迟钝。

所有放任型(又称为溺爱型)就是低要求高反应组合的类型,家长对于孩子规则、要求很少,对孩子过于纵容、溺爱,给他们过多的自由。

权威型教养方式的孩子成长得非常好,他们快乐、有社会责任、乐于跟人和同伴合作,

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孩子容易喜怒无常、常常闷闷不乐,易怒,做事没有目标,一般不招人喜欢;

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孩子常常冲动而有攻击性,常常专横跋扈、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独立性差、学习成绩糟糕等。

现有研究认为,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就是冷漠型了,

这是一种极为宽松的、不闻不问的教养方式,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孩子表现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就很正常了。

研究发现,冷漠型教养方式的孩子,3岁时候就表现出高攻击性和外显的问题行为,进入儿童后期时,喜欢恶作剧,课堂表现差,长大后容易为充满敌意、自私、桀骜不驯的青少年,缺乏有意义的长远目标等。

2.  家长的人格问题

家长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亲子关系模式如何,都与家长如何看待自己有关。

家长对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和对孩子的需求做什么样的反应,

这些都与家长如何看待自己和看待他人之间相关。

贝克认知疗法认为,个体的核心信念是有关自我、他人和世界的一般性、概括性观念。

一个人格不健康的个体往往具有负性的核心信念,他们对自我、他人和世界持负面看法。

家长教育孩子,并把孩子抚养成人,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模式,涉及到家长自身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核心信念。

一个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他人也是无能的”的家长,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容易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

对待孩子期望太高,但又拒绝满足孩子需求,甚至漠视孩子的愿望和感受,

这样家长的亲子关系就是敌对的、逆反的、高压的。

一个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他人是全能的”家长,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容易采取为了孩子不断付出的教养方式,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

他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依靠孩子,所以穷尽一切努力去成全孩子。

那些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他人是全能的”家长,也有可能采取对孩子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他们觉得只好给孩子吃饭穿衣就能自然长大成人,漠视孩子的需求和愿望,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能”,管好自己都还不容易,哪有精力和时间操心别人(孩子)的事呢。#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

0 阅读:41
念波聊健康

念波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