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允许伴侣好?“我好,你也好”这种观念,你会觉得很对:谁都希望伴侣越来

念波聊健康 2023-09-21 20:15:52

为什么有人不允许伴侣好?

“我好,你也好”这种观念,你会觉得很对:

谁都希望伴侣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可实际生活里,很多人喜欢暗中反着来。

看不惯伴侣笨手笨脚的样子,用嫌弃、苛责和批评,阻止他去体会成长必经的试错过程。

就好像,伴侣变优秀会带来压力似的。

看到伴侣因为得不到成长,越来越没用,心里反而松了口气。

甚至带着一丝优越感,理直气壮地骂他:“废物。”

这样看还真是奇怪,人怎么会希望伴侣越来越没用呢?

仔细想想,也有一种心理动机可以解释:

2004年,心理学家坎贝尔等人提出“特权感(sense of entitlement)”这一种气质类型。

它是指:一种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享受更特殊优待的感受。

比如,伴侣烧菜烧糊了,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说:“哎呀,怎么那么不小心?”

特权感强烈的人会说:“你干的是人事吗?我烧那么多次菜,哪次烧糊过?”

不假思索打压、贬低、否定另一半,是特权感强烈者的习惯。

而这个习惯背后,藏着一个二维坐标:

别人好,就说明我是不好的;

别人不好,就说明我是好的。

这来自父母价值观的内化。

比如,你考了90分,父母问你:“班上还有考95分的人,你怎么不跟他们学习?”

有更好的人,就意味着你不够好。

父母这一层意思,在潜移默化中,给你造了一座二维坐标。

我有一名来访者,感觉自己非常矛盾:

丈夫工作没起色,她骂他不上进;丈夫得到机会努力工作,她又嫌丈夫不顾家。

“我也知道自己很矛盾,但就是控制不住这样想。”

深入探索她的童年,赫然有一座二维坐标:

考试考差了,父母说她连隔壁小孩都比不过;

考试考得不错,父母说她本来可以考第一。

哪怕考了100分,跟长期考100分的人比起来,她也不够好。

这让她很不安,总是无意识拿自己跟别人比较。

对比起来自己更好一点,不安就能得到缓解;

对比起来自己更差,不安就会被激活、泛滥。

“他不好,就衬得我好”;

“他好,我就有危险了”。

长期执着于“我好”,人就带上了浓浓的特权感。

“我不能比别人差,哪怕是在婚姻里,我也得比另一半更有价值。”

“只要他永远是坏的,我就永远是好的。”

然而,生活其实是多维的,并不是简单的二维对立。

真正好的关系,不是用一个人的无能去喂养另一个人的特权。

而是允许自己和对方都有力量感。

考了95分的别人是好的,但考了90分的你也是好的。

情感在关系中流动,滋养着两个同样的灵魂。

认为你俩都还不错,才会拥有真正好的关系。#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心理咨询##家庭教育#

0 阅读:18
念波聊健康

念波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