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往往是从幼年时期培养而来的,
心理学家诺费奥说,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未来夫妻关系的原型。
夫妻关系对于孩子的未来家庭、自我认知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未来家庭
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对孩子的婚恋观有很大的影响。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会在父母的相处模式中,
学习到该如何跟异性相处,这是他们最早看到的两性关系。
当父母向子女表达的是我们都很爱你,但我们也很爱对方,父母之间经常表达爱意,互相尊重,
那对于孩子而言,他会觉得自己也有能力去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庭。
霍思燕在《妻子的浪漫旅行》中表白杜江:
“你说我可能有了孩子就不爱你了,最爱的是孩子。其实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就是你!”
而杜江也在无时无刻表达着对妻子的爱,他会经常对儿子说:妈妈才是家里的老大。
从父母的恩爱中吸取了足够的“滋养”,性格阳光、情商很高,而且,小小年纪就会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
自我认知
孩子在未成年时,缺乏自主决定的能力,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在很大程度上双方都会参与对方的生活,都是常态。
然而,孩子成年后,父母和孩子的边界逐渐清晰,
经历分离是完整亲子关系的必经之路。
但是,在传统的家庭环境下,
许多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都是被剥夺的。
父母天然地就认为:你是我的孩子,我就一定有权利干预你的事。因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甚至,有些行事强势,唯我独尊,事事控制孩子,
于是,孩子“独立”的苗头早早的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如果一个家庭里面,父母分不清自己和孩子是相互独立的个体,
很容易造成孩子自我认知不足,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亲子关系,也必然在往后削弱孩子的其它社会关系。
孩子是家庭成员,也是独立的个体;他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受爸妈的影响,
但他不属于任何人,他属于他自己。
愿你学会看清真相,
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活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模样来。#焦虑症##情感##心理成长联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