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就潜伏在这些人的身边】1.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心脑血管病与遗传

秋春看健康 2024-02-15 22:12:56

【心脑血管病就潜伏在这些人的身边】

1. 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心脑血管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患病可能性更高。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可通过基因缺陷遗传,具有此类遗传缺陷的人,其身体细胞膜的低密度脂蛋白数目较多,这使得体内的胆固醇无法被细胞吸收和利用,滞留在血液中,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2. “三高”患者。“三高”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患者即高血压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机会要比正常人高30倍,若同时患有糖尿病与高血压,则患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4倍,高脂血症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容易导致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3. 精神抑郁者与情绪焦虑者。研究表明,心理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其中精神抑郁者与情绪焦虑者更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倘若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中,会导致血液中的血脂和血压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 吸烟者。每吸一支烟,心率每分钟就可以增加5~20次,收缩压增加10~25毫米汞柱。那些经常吸烟的人,身体受尼古丁的影响,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等症状,导致血压升高、心肌缺氧,甚至引发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肥胖者。

5. 肥胖人群的身体存在太多不健康因素,肥胖不但可以引起高血压,也容易引发冠心病、胆囊炎、关节炎等诸多疾病。大部分的肥胖者在生活中采取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饮食方式,又缺乏运动,不善调理,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营养过剩,因此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6. 喜欢吃动物内脏的人。正常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通常以300~400毫克为宜,一般最多不能超过600毫克。动物内脏中含有的胆固醇往往已经明显超标,如100克猪脑中含有的胆固醇高达2000毫克,100克猪肝中含有的胆固醇达到368毫克等,如果长期过多食用,就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7. 胃口偏咸者。有些人胃口偏咸,在炒菜时总喜欢多加一些食盐,而食盐中的主要成分是时氯化钠,过多食用的话,容易使机体中的钠盐过多,从而导致血管阻力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加大,促使血压升高,进而引发相应的心脑血管疾病。

8. 商务应酬族。有些工作者因为工作的需要而不得不要饮酒,甚至空腹饮酒,或是多种酒掺杂着喝,这样很容易刺激肠胃。饮酒过多也会造成热量过剩而导致肥胖,酒精经过转化还容易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增多,不利于血脂、血压的控制,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9. 喜欢冷天运动的人。在寒冷的天气外出运动,因室内外的温差大,受热受冷不均,人体的血管骤然收缩或舒张,就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或复发。尤其像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慢性疾病患者,一旦遭遇低温天气,突发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更大。

0 阅读:74
秋春看健康

秋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