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雨水养生的注意要点】
明天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天气回暖,雨量渐增,今天傍晚沈阳还淅淅沥沥下点小雨,似乎也告诉人们雨水节气到了。雨水节气,大地生机开始萌动,气候也开始从冬季向春季过渡,因而在雨水节气同时具备冬季和春季的特点。在这个节气更迭的节点,养生保健工作,就要兼顾冬春两季的特点。
1.雨水节气养生要防寒保暖,春捂到位。雨水节气,并没有进入真正的春季,人们还没有脱下冬装,这个时候,最主要的特点是“冻人不冻物”,在养生上就要注意“春捂”,捂得要点主要是脚部、腹部、头部。捂脚:俗话“寒从脚起”,此时应当穿厚一点的鞋子,保护阳气;捂腹:特别是脾胃不佳,脾气虚寒人群,要注意腹部保暖,否则容易发生腹泻;捂头:“头为诸阳之会”,此时,外出最好带上帽子,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头部保暖。
2.雨水节气养生要调适情志,舒缓肝气。春季阳气渐盛,人们肝气也渐旺,此时容易有情绪波动、烦躁易怒等症状。所以,在养生上就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做到心平气和,多与人交流,释放内心压抑的情绪。
3.雨水节气养生要增加运动,升阳益气。运动是人体健康的原动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愉悦身心,通过全身上下的共同参与,起到抒发阳气,打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功能,此外,还能帮助改善消化吸收,推动新陈代谢,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老年人,要选择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慢跑,游泳等。
4.雨水节气养生要科学饮食,健脾护脾。雨水时节,寒湿之邪容易困脾,进而导致出现腹泻、乏力、春睏等症状,因而,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寒凉食物,可多使用薏苡仁、莲子仁等,健脾祛湿,另外也可以适当用黄芪、生姜代茶饮,护脾胃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
5.雨水节气养生要注意起居保养,焕发精神。雨水节气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养阳。多去户外活动,与大自然亲近,感受春天的气息,让心情舒畅。
“正月初十雨水到”,养生也在于顺应自然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合理饮食,轻柔运动,避免过度出汗,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与大自然一起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