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止痒」第一方!湿疹、荨麻疹、过敏、皮炎,横扫各种皮肤病 中医将皮肤病归纳为风证,为啥呢? 因为皮肤病很符合“风”的特性,中医用了一个形象的词汇——善行数变。 这个方子是中医外科鼻祖陈实功亲手打造,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的皮肤问题,比如湿疹、荨麻疹、皮疹、丘疹、各种皮肤瘙痒,这个方子也是各大医院的皮肤科的宠儿,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你是新来的,学会了这个方子,就能在皮肤科混的如鱼得水,如果你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这个方子能让你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这个方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作者是明代大医陈实功。 消风散: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当归、生地黄、石膏、知母、苦参、苍术、胡麻,甘草、木通各。 具有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功效。主治风疹、湿疹。 陈实功在书里是这样记载消风散的:“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概括一下:就是各种皮肤病,湿疹、荨麻疹等等,其特点呢?就是一个字:痒! 好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消风散是如何把“痒”的问题解决掉的。 既然叫消风散,皮肤病又属于风症,所以说祛风是少不了的。 如何祛风呢?荆芥和防风是中药里的哼哈二将,这二位从来都是同仇敌忾,共同进退,皮肤病说白了就是风邪、湿邪、热邪被闷在了身体里,它在身体里东跑西窜想出来,最后走到了皮肤,这时候皮肤的毛孔是关闭的,只能堵在这里,出不来也回不去,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给邪气以出路。 疫情期间,我们要求经常开窗通风,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的道理,人身上的窗户是哪呢?就是皮肤毛孔。荆芥、防风走皮表,它们能打开郁闭的皮肤孔窍,增加皮肤的通透性,让病邪自己出来。而且荆芥、防风属于风药,一方面它们可以像门神一样,守护身体的门户,不让风邪进来;同时还能把留在身体里的风邪赶出去。 牛蒡子和蝉蜕同走肺经,而且药性辛凉透散,所以它们能宣散肺热,能把肺里的热毒湿度清理出去。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里干净了,皮肤也就干净,也就不会红疹、瘙痒生皮肤病。 石膏是一种矿物质,是中药里的清热担当,全身各脏腑,不管哪里有有热,都可以用石膏来清理。要说最善于用石膏,非张锡纯莫属,从古到今很多医家认为石膏很寒凉,所以每每用到石膏的时候都很小心谨慎,张锡纯通过研究《伤寒论》发现石膏并不是太寒,后来他翻阅《神农本草经》,果不其然,里面对生石膏的记载是微寒。 再后来张锡纯开始在临床大量使用生石膏,不管是老人小孩,很多清热药搞不定的,只要生石膏出马,很快问题就会解决,张锡纯对石膏的运用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于热象严重的,张锡纯会让患者直接用温水送服生石膏粉末,这种用法也是张锡纯首创。 知母是石膏的左右手,是来辅佐石膏清热的,同时知母还有滋阴的作用,不过单用一味知母滋阴的力量似乎弱了些,所以这里又请来了的当归、生地黄、胡麻。 靠什么来滋阴呢?靠的就是身体里的津液和血液,地黄、胡麻滋阴润燥,目的是补足身体的津液,当归补血活血,可以补充身体的血容量,为什么要滋阴补血呢? 中医里常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皮肤是靠血液滋养的,如果血虚了,不能滋养皮肤,皮肤就会干燥,缺乏营养,这时候湿毒热毒就可能趁虚而入。身体强壮了,抵抗力高,抗病能力强,体内的内风不能生起,而外面的风邪又不能够侵入,血液畅通了,风自然会消退了。 苦参、苍术共同来清除身体里的湿邪,不同的是苦参药性偏凉,祛湿的同时还能清除体内的热邪;苍术药性偏热,祛湿的同时还能健脾,两味药一凉一热,一阴一阳,共同将身体里的湿邪赶出去。 木通有很强的通利之性,可以清热利小便,它能把身上的那些湿啊、热啊向下引到膀胱,最后通过小便排出去。 这里的木通有必要说一下,很多人对木通的安全性有顾虑,其实对身体有危害的是关木通,因为关木通里含有马兜铃酸,长期服用会损伤肾功能,多年前有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关木通代替木通,导致很多人因为用了龙胆泻肝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肾损伤,后来关木通已经明令禁用,现在药方里用的都是木通或川木通,正常使用是非常安全的。 最后加上一点甘草来调和诸药,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消风散之所以能千古流芳,在众多方剂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它扼住了疾病的喉咙,从祛风、清热、祛湿、滋阴多个角度,全方位无死角,对皮肤的问题围追堵截,到最后风邪赶跑了,湿热没有了,气血也补上来了,正所谓邪去则正安,身体自然无恙。 这个方子常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皮肤划痕症,以及春天即将到来的花粉症,其效果远胜于各种西药。 关注@中医内科赵主任,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千古「止痒」第一方!湿疹、荨麻疹、过敏、皮炎,横扫各种皮肤病 中医将皮肤病归纳
小吕谈养护说
2024-04-01 10:54:28
0
阅读: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