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一个经方,清胃火,除热邪,反复牙疼的人赶紧看看! 今天带来一个专门治疗胃火牙疼的方子,这个方子虽说并非出自《伤寒论》,但同样是很了不起,同样出自中医名家之手。 这个方子就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的著作《脾胃论》,《脾胃论》是一本不大的小册子,全书总共不到一百页,但里面记载的很多方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比如补中益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益胃汤、五苓散、枳术丸、交泰丸、羌活胜湿汤、异功散,以及我们今天要讲的清胃散。 好了,下面我们就进入正题,先来看清胃散的组成: 黄连,升麻,生地,当归,牡丹皮。 这是一个专门清热凉血的方子,而且主要以清胃热为核心,釜底抽薪,热邪一除,牙自然也就不疼了。 既然要清热,自然少不了黄连这味药,黄连这么苦,所以它可以清五脏六腑之火热,尤其更善于清胃火和心火,胃火牙疼的人往往伴随有心烦意乱,心情烦闷,这多半是由胃火引动心火的缘故,这里用了黄连清胃火的同时又能泻心火,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身体里的“火”除了用寒凉的药将它们清除,还有什么方法将它们赶出去呢?中医里面有个说法叫“火郁发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将火热通过皮肤毛孔透发、宣散出去。 所以李东垣在这里用了升麻,它还是引经药, 因为升麻的药性是往上走的,可以引药上行,将所有药的药性引到头面部,从而达到治疗牙疼的目的。 在整个方子里,黄连和升麻的配伍是一个亮点,黄连清热,升麻散热,升麻药性是升的,黄连苦降,升麻偏温,黄连则寒,这一升一降,一温一寒,不但带动了气机的运行,而且黄连可以制约升麻防止其升散太过而消耗正气;同时升麻对黄连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其清热而不伤阳。 当归、生地、丹皮,这三味药都是入血分的,生地滋阴凉血、丹皮清热凉血,当归养血活血止痛,牙疼的时候是不是会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甚至整个面部肿痛拒按?说明血里面有热了,热邪迫血妄行才会牙龈出血,才会出现肿的情况,所以这里需要凉血。 生地、丹皮这两味入血分的药一用上,血液就能凉下来,血液也就安静了,也就不会肿,不会出血了。 最后再用上一点当归,一方面能养血防止清热药伤血,而且当归还有活血止痛的作用。 好了,这就是李东垣专门治疗牙疼的的名方——清胃散。 下面再说一个清胃散的加减,中医是非常灵活的,我们学习方子也不要太死板了,所有的方子都是可以辩证加减的: 若牙疼兼有头疼者:加白芷,细辛。 若牙齿松动、出血、便秘、小便短赤:加大黄,牛膝,杜仲。 若牙疼伴有腮腺炎:加蒲公英,制桃仁,全蝎。 这个方子怎么用呢?正常水煎煮就可以了,一副药,一天熬两次,可以服用三天看效果,一般来说三副药应该就可以了。 如果你认为它仅仅能治牙疼那就大错特错了,别忘了咱们中医是辨证论治,这个方子是针对胃火的,凡是胃火导致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搞定。 比如说,牙龈脓肿、口炎、舌炎、口臭、口腔溃疡、咽炎、扁桃体炎、座疮、三叉神经痛,只要是胃热盛、血热火郁的都可以大胆用这个方子。 关注@中医内科赵主任,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牙疼##疼痛##健康科普大赛#
宋代一个经方,清胃火,除热邪,反复牙疼的人赶紧看看! 今天带来一个专门治疗胃火
小吕谈养护说
2024-03-28 09:52:08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