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端午节吃粽子得悠着点】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乃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此时处于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之间,象征着上升和希望。这一天也是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爱国明智,跳江自尽的日子。
端午节是一个令人敬重的节日,传统节目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雌黄酒、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等。古有诗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描述的是美味粽子。直到今天,软软的、甜甜的、香香的粽子仍然深受男女老幼的喜爱,为端午节的必备佳品。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成分很丰富。
虽是美味佳肴,但是,吃的不恰当,还是会带来健康的问题。尤其对于我们老年人,端午节吃粽子要悠着点。
1. 一次不宜吃过多。糯米虽然口感软糯,但粘性大,不太容易消化,而且膳食纤维含量少,不利于肠蠕动。老年人本来胃肠功能弱,如果一次进食过多,容易腹胀不适。
2. 与其他食物搭配着吃。空腹单纯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建议跟其他饭菜一起吃。比较合理的搭配是联合青菜和水果,如此一来,不仅营养全面,蔬菜当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蠕动。粽子中的糯米也算主食。如果吃了粽子,糖尿病患者要适当削减其他主食(馒头、米饭等)的份量,以免血糖升高。
3. 注意吞咽安全。很多吃过枣粽的老年人有这种经历,不小心咬到枣核,枣皮黏在喉咙里,上不来也下不去。如果在家包粽子,建议把枣核提前取出,防止老人进食粽子时发生意外。
值此端午节祝各位好友快乐安康!(本文内容仅供阅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