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句话有何错误,工作人员反应过

微生有晓芸 2024-06-30 12:49:56

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句话有何错误,工作人员反应过来后,小声提醒他缺一个字。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五星红旗第一次在祖国的蓝天上迎风飘扬。这庄严的一幕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更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天安门广场上的旗杆,是开国大典的重要标志,而它的建造过程却充满了挑战。当时,负责这项任务的是一位名叫林治远的工程师。接到任务后,林治远兴奋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旗杆建造得完美无瑕。 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想要找到一根足够长且坚固的钢管,难如登天。林治远跑遍了北京城,最终只找到四根长度、粗细各不相同的钢管。怎么办?放弃?绝不可能! 林治远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决定将这四根钢管拼接焊接起来。经过反复计算和实验,他终于克服了技术难题,将旗杆的高度定格在了22.5米。 除了旗杆,自动升旗装置也是开国大典上的另一大难题。按照设想,开国大典上的升旗仪式要实现自动化,而且最好能由毛主席亲自按下按钮。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林治远与技术人员们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和实验。他们克服了电动升旗技术不成熟的难题,设计出了一套简易的机器设备,并将其安装在旗杆上。 为了方便毛主席操作,他们还专门从长安街上架设了一根电线,穿过金水河,连接到天安门城楼上的一个电闸。 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迎来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时,意外却发生了。就在技术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测试时,升旗装置的发动机突然失控,国旗被缠绕在了旗杆上,怎么也降不下来。 更糟糕的是,为了方便施工,旗杆周围的脚手架已经被拆除,根本无法进行维修。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木梯!三节木制摇梯被紧急调来,两名工作人员冒着风险,一步一步爬上摇梯,最终成功将国旗取下。经过一夜的抢修,升旗装置的故障终于被排除。 10月1日下午3时,万众瞩目的时刻终于到来。当林伯渠,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家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时,全场沸腾了! 细心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林伯渠在第一次宣布时,不小心漏掉了“国”字。或许是太过激动,或许是多年习惯使然,这个小小的疏漏却让他在事后久久不能释怀。  在如此庄严的时刻,一个字的错误都显得格外突兀。好在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林伯渠也迅速调整,重新宣布了“请毛主席升国旗”。  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面凝聚着希望和梦想的旗帜上,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激动。 开国大典上的升旗仪式,看似简单,却承载着无数人的付出和努力。从旗杆的建造到升旗装置的研发,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新中国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而林伯渠的“小失误”则从侧面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对新中国无比珍视的情感。 如今,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依然每天升起,它见证着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6 阅读:89910

评论列表

百年

百年

253
2024-07-01 00:29

我感谢你们

轰度翩翩小丸几

轰度翩翩小丸几

113
2024-07-02 20:26

第二个图是影视剧里面的演员,能不能走点心?

夜风 回复 07-15 19:51
古月。建国录影都毁于唐山大地震。

皆是欢喜 回复 09-21 23:15
有两份,另一份在苏联,后来又给了一份拷贝

明堃茶行

明堃茶行

59
2024-07-06 13:30

开国大典有录像

北凉游骑

北凉游骑

4
2024-09-26 17:05

这算什么错误,难道这个场合还能升其他旗?

时光 回复 09-26 23:19
国旗就是国旗,不是其他什么旗。一个字不能差。

晓裘

晓裘

4
2024-09-29 09:51

无心之失 情有可原

用户15xxx89

用户15xxx89

4
2024-09-29 11:29

说的对。开国大典升国旗,这么重大时刻,别说一个字,半个字都不能有错!

大中消息

大中消息

1
2024-09-19 16:19

建国录像视频是苏联在做这个工作,后来苏联发生变化,视频就毁了些

微生有晓芸

微生有晓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