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摘选肝癌穿刺活检

是任新平 2024-08-02 00:46: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4):361-386. 1.4    肝癌的穿刺活检 具有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占位性病变,符合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通常不需要进行以诊断为目的的肝病灶穿刺活检(证据等级1,推荐A),特别是对于具有外科手术指征的肝癌病人。 能够手术切除或准备行肝移植的肝癌病人,不建议术前行肝病灶穿刺活检,以减少肝肿瘤破裂出血、播散风险。 对于缺乏典型肝癌影像学特征的肝脏占位性病变,通过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可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 肝脏病灶穿刺活检可以明确病灶性质及肝癌分子分型,为明确肝病病因、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进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故应根据肝病灶穿刺活检的病人受益、潜在风险以及医师操作经验综合评估穿刺活检的必要性。 肝病灶穿刺活检通常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可以采用18G或16G肝穿刺空芯针活检获得病灶组织。其主要风险是可能引起出血和肿瘤针道种植转移。 因此,术前应检查血小板和出凝血功能,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应避免肝病灶穿刺活检。穿刺路径应尽可能经过正常肝组织,避免直接穿刺肝脏表面结节。 穿刺部位应选择影像检查显示肿瘤活跃的肿瘤内和肿瘤旁,取材后肉眼观察取材的完整性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另外,受病灶大小、部位深浅等多种因素影响,肝病灶穿刺病理学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特别是对于直径≤2 cm的病灶,假阴性率较高。 因此,肝病灶穿刺活检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仍需观察和定期随访。对于活检组织取样过少、病理结果不支持但临床上高度怀疑肝癌的病人,可以重复进行肝病灶穿刺活检或者密切随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