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将哈军工的任务交给陈赓前,从未想过他竟然会为了特赦一名死刑犯而奔波 哈军工,全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新中国创建后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专门输出国防人才。 抗美援朝之中,前线的情况让新中国意识到了双方装备之间的差距是指数级别的。 美军飞机大炮齐全,从每一个士兵手中的枪,到后勤部队使用的卡车,能让美军的战士没有后顾之忧的进行战斗。 而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哪有属于自己的像样的后勤军备。小米加步枪,凭着战士们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前线抵抗美军。 还是和苏联签订了贷款协议,苏联才不情不愿的借了一些飞机和装备,让前线有了一些和美军对抗的资本。 千难万难,保护自己的军工问题已经摆在了眼前,教员和周总理等人商议后,决定创办新中国自己的军工学院。 最难确定的,当然就是校长人选。 那时候新中国优秀的将领虽然有很多,但大多都长时间在一线作战,甚少有相应的教学经验,所以只能看他们过往经历,从中挑选。 知名电视剧《亮剑》中,主角李云龙的老领导早期是黑皮衣的386旅旅长,后期在李云龙入军事学院上课的时候,是校长。 他的改编原型就是哈军工的第一任校长,陈赓。 陈赓当时正在抗美援朝的第一线,火速被调回国后,才了解到他被叫回国的任务是创办哈军工。 开始陈赓还有些犹豫,毕竟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如果任务是当兵打仗,咱旅长眉毛都不会皱一下。可当校长,这当不好办啊。 还是周总理给陈赓宽心,你只管好好做,有什么问题就找我,我都给你处理。 就这样,哈军工动工了。 没错,是从建楼开始的。哈军工的首任校长,当起了包工头,要打造一所优秀的军工学院,从地基开始。 同时,陈赓的心中开始物色优秀的人才充当哈军工的老师。 新中国各方面都缺人才。你哈军工确实要培养下一代的人才,但是我们正在搞研发的人才,也不能说带走就带走吧。 为了老师人选,陈赓走了许多关系,最后像周总理承诺的那样,去他那堵门,这才争取了很多人才到哈军工任教师。 比如力学,物理学,航空动力学,他能想到的各领域人才,他都要。 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一个人,一个当时在狱中准备执行死刑的人,沈毅。 沈毅家在旧中国是地主,不过他的父亲没有安于现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法国读书,沈毅也选择了导弹弹道学这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回国后,这样的人才蒋介石自然不会放过,把沈毅叫过去担任炮兵司令。 但是在蒋介石手下任职,沈毅看清了他们根本不把老百姓当人的本质,这让沈毅觉得跟随他们没有前途。 后来,他秘密加入了地下组织,也是操持自己的老本行,当炮兵,更是在解放四平等战役中做了很大贡献。 但是,他毕竟在蒋介石手下担任职务过。 建国后,凭着功劳,沈毅最高担任过财务处长。但他却没有把握住自己,迷失在金钱中,挪用资金用于自己的私人生活。 当时,他正被收监,等着被处决。 陈赓赶紧联系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董必武,后来更是惊动了教员和周总理。 面对这个总是给他们出难题的哈军工校长,他们很重视。毕竟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嘛。 陈赓在教员和周总理面前打包票,觉得沈毅犯错误也是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在哈军工,每天面对书本和学生,还有他陈赓看着,不会出事的。 严肃讨论后,教员和周总理答应了陈赓的要求,让他去哈军工教书。 本来狱中等死的人,却奇迹般的能够活下来了,沈毅对陈赓的感激是常人想不到的。 在哈军工的教学岗位上,他任劳任怨,用自己的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国防人才。把自己的余生都献给了国防事业。 可惜,这一切成果陈赓却没有看到太多,1961年,陈赓因心梗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当初的哈军工现在已经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响当当的“国防七子”之一。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是陈赓锲而不舍的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累累果实。斯人已逝,他们却也没有去,就在那看着如今新中国的一切。
毛主席将哈军工的任务交给陈赓前,从未想过他竟然会为了特赦一名死刑犯而奔波 哈
红色的史纪
2024-08-14 13:58:02
0
阅读: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