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膨胀的宦官势力,和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汉灵帝选择搞钱 东汉皇帝亲近宦官这件事

浩然说文史 2024-09-26 23:43:30

面对膨胀的宦官势力,和日薄西山的大汉王朝,汉灵帝选择搞钱 东汉皇帝亲近宦官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像汉灵帝刘宏一样张口就来,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平白无故给自己多一对爹妈的皇帝,也是空前绝后的。 宦官权力在东汉的膨胀,主要还是东汉天子寿命太短惹的祸。 皇帝早死,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必然导致外戚实力进入朝堂,而当小皇帝长大之后,又不甘心大全旁落,所以通常会选择抬举宦官,打压乃至诛杀外戚。 这样的事情在东汉中后期不断循环,到了汉灵帝时期,在两次党锢之祸后,宦官手中的权力已经膨胀到了极点。 所谓党锢之祸,说的是东汉末年,贵族和士大夫对宦官势力不满,从宦官手中夺取权力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在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分别发生过一次,最终都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 汉灵帝对党锢一事听之任之,一方面为了自己的享乐和私欲,他放任了宦官的坐大,另一方面,他也受到了宦官的蒙蔽和欺骗,只不过相比起宦官带给他的财富和谄媚,这种欺骗无足轻重。 灵帝时期册封的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 这十二个中常侍,分别是赵忠、张让、夏恽yùn、郭胜、段珪、宋典、孙璋、毕岚、栗lì嵩、高望、张恭、韩悝kuī。 本来灵帝还册封了封谞xū与徐奉两名中常侍,但是黄巾起义时期,他们串通马元义,企图里应外合,推翻朝廷,事情败露后被皇帝给杀了,就没能挤进十常侍的行列。 这些宦官残害百姓,横征暴敛,可以说为所欲为。人民不堪忍受,终于掀起了反抗的旗帜,黄巾之乱爆发了。 汉朝延续下去的可能,也随着这场民变,而彻底消失了。 这时的汉灵帝,正联合着他的宦官“父母”,借着重建云台一事,给天下田亩增加赋税,往自己口袋里捞钱。 参考资料 《后汉书》#历史冷知识#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