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出现了一位现实版的“高启强”。他就是宋世敏,作为江苏省第一位由农民选出的副县

怀瑶看娱乐 2024-10-29 13:15:33

江苏出现了一位现实版的“高启强”。他就是宋世敏,作为江苏省第一位由农民选出的副县长,他的履历看似光鲜,甚至拥有“全国农民十大优秀人才”称号。然而,村民们对他的评价却是“谈之色变”。宋世敏的成长路径,从村书记一路晋升到副县长,本该是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的标志,可事实却令人大失所望。村民们给他和他的两个兄弟起了一个让人背后发冷的外号——“三蟒”,象征着他们的家族势力如巨蟒般盘踞一方。 宋世敏最初在村里经营水产产业。以他的水产公司为核心,本应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将红利回馈给村民,但实际上,利益大多流向了他的家族。 村民们私下抱怨,宋家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而普通村民却始终收入微薄,甚至有村民指出,宋世敏的水产公司占用了大量村集体资源,但村民们所获得的分红却少之又少。 想要离开村子到外地发展,或者承包其他业务,也得看宋家的脸色。村里甚至流传着“没宋家点头,你的业务也干不长”的说法,村民们的生活逐渐被宋世敏的家族控制得越来越紧。 宋世敏的家族势力不仅渗透村内事务,还逐渐扩展到县内的其他领域。随着他职位的提升,他的两个兄弟也在各自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权力支持,形成了“家族统治”。 他们不仅在村里横行霸道,甚至在县里也极具影响力,许多商家、外来企业和小摊贩都被他们所盘剥和“约束”。 村民们私下讨论说,他们兄弟三人如“蟒”一般,紧紧缠绕着村庄和村民的经济命脉。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宋世敏身上,也有类似高启强的“金身”保护。获得“全国农民十大优秀人才”这一荣誉称号更像是给他自己镀了一层金,增加了他的政治筹码,也让更多人不敢轻易质疑他。 表面上看,他的水产公司、村集体的收入增长似乎一片繁荣,但实际上这些“成就”并未给村民带来实质性的福利。 村民们发现,荣誉和表彰只是宋世敏的政治资本,而他们却是这些资本的牺牲品。 类似的“乡村大蟒”故事并非孤例。山西某地也曾有过一个“强人”村官——王某明,作为村委会主任,他早年也是借着村里矿产资源发家。 最初,他也和村民们签订了分红协议,承诺每年将矿产收益的30%用于村集体建设,并分配给村民。 然而,随着矿产利润的不断增加,村集体分红却开始变少。村民们逐渐发现,村里被承诺的公共设施迟迟不见动工,而村委会账上常年亏空。 然而,王某明家族的豪宅却拔地而起,他的家人也开始在周边的生意上占据主导地位。 更荒唐的是,王某明在当地同样有着极高的“声誉”。他不仅多次获得县里的“优秀乡村建设带头人”称号,还得到了省里多个荣誉。靠着这些头衔,王某明逐渐在村民心中形成了“不容置喙”的形象。 村民们虽有不满,却鲜有人敢于公开质疑。村里的事务事无巨细,几乎都要经过王某明的批准。 即便有人想在村外接一些零活或承包项目,也要看王家的脸色,很多人感到无奈却又无力改变。 这两个案例展现了基层“家族势力”的可怕之处。这些“土霸王”利用职权巩固自己的利益,不仅侵蚀了本该属于村民的资源,也逐渐剥夺了村民的发展权利。 他们的荣誉称号、所谓的“优秀人才”身份,成了掩盖实际问题的“保护色”,让外界对他们的真实面貌知之甚少。 这类乡村的家族统治并未给村民带来真正的福祉,反而让村民在所谓的“发展”背后成为了无声的牺牲者。 在这些故事里,不难看出,宋世敏这样的“副县长三蟒”现象不是个例,而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问题。 光鲜的履历和镀金的荣誉或许让他们在外界看来风光无限,但在村民的生活里,这些“荣誉”却更像一场巨大的讽刺。

0 阅读:1
怀瑶看娱乐

怀瑶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