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白天诵经供佛,是一个无比虔诚的尼姑。晚上就戴着假发、穿着黑丝,开着几百万的豪车去夜场找男人。这样的反差不禁让人思考:佛门清净之地为什么会养出了这样一个身价数千万的假尼姑? 释智定,这位名义上是香港定慧寺住持的尼姑,白天手捻佛珠,口诵经,接受信徒的顶礼膜拜,仿佛是佛门净地中的一朵白莲。 然而,当夜幕降临,她却换上假发,穿上黑色丝袜,开着价值数百万的豪车出入高档夜场。这强烈的反差让人不禁追问:佛门清净之地为何会培养出这样一位身价数千万的假尼姑?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释智定的前半生。1967年,她出生在东北吉林的一个普通农家,原名史爱雯。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乡村,日子单调而辛苦。 她自小不甘于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退学后毅然南下深圳,后来又千里迢迢来到香港,试图寻找自己的机会。然而,她没有技术,也没有香港身份证,在异乡求生的路充满坎坷。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香港的一位的士司机岑伟荣。这段恋情成为她改变身份的关键。岑伟荣被她的青春与活力所吸引,不惜抛弃原配妻子与她结婚。 七年后,史爱雯成功取得香港身份证,但也迅速与岑伟荣离婚,并改名为龙恩来,开始独自面对大都市的生活。 一次路过宝莲寺,她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佛门圣地,也许是心灵上寻求慰藉,也许是对寺庙背后的权力和资源产生了兴趣。她开始频繁造访,并逐渐与寺内的僧尼建立起关系。 宝莲寺的主持初慧大和尚因年事已高、意识日渐模糊,对她的贴心照顾感激不已,将她收为关门弟子,并赐法号释智定。1999年,释智定正式出家,从此成为定慧寺的重要人物。 但这并非她心灵的归宿,而是实现更大欲望的踏板。2002年,在师父初慧大和尚的支持下,释智定被推上定慧寺主持之位,掌握了寺庙的财务与事务大权。掌权后的释智定开始利用宗教身份为自己谋利。 她的住所是奢华生活的最佳写照。释智定居住在香港大埔的房子,门外贴着“大小宝,出入小心”的字条,这两条狗每月的狗粮开销就高达7000港元。 警方在她住所搜出的奢侈品包括名贵包包、珠宝首饰和高档化妆品,这些都远远超出了一个尼姑的日常需求。 不仅如此,她还在美国洛杉矶比佛利山庄购置豪宅。她经常乘坐豪车出入高档场所,而她本人化着浓妆,穿着黑丝,与白天的佛门形象完全相反。 这些奢侈品的来源令人深思。释智定在寺庙敛财的手段堪称精明。她以寺庙维修费用为名,将善款转移到个人账户。 从2009年到2015年,定慧寺“杂费”从不到10万港元猛增至130万港元,“维修费”更是高达270万港元,而这些款项大部分都被挪用来购买个人物品。 她甚至通过假结婚获利。2006年,释智定与一位内地男子刘建强结婚,助其获取香港身份证后立即离婚。 2012年,她又与另一位男子如智重复了同样的伎俩。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香港移民法,也彻底背离了佛门戒律。 释智定的敛财行为不仅是她个人问题,还直接损害了定慧寺的声誉。在信徒眼中,定慧寺本应是清净修行的佛门圣地,但释智定的种种行径让人开始怀疑寺庙的管理。信徒捐赠的善款是否真的用到了该用的地方? 曾协助寺庙筹款的演员兼律师翁静晶注意到寺庙账目的异常。她发现“宗教及节日费用”支出从45万港元增长到128万港元,而这些款项的具体用途却无法说明。她多次劝告释智定规范财务管理,但后者置若罔闻。 2015年,警方接到举报后展开调查。搜查释智定住所时,大量奢侈品和与尼姑身份不符的物品被曝光,包括性感胸围、黑色束带、假发以及价值数百万的豪车。警方查明,这些财富大多来源于挪用的寺庙善款。 这些证据不仅坐实了释智定的贪腐行为,也让定慧寺的宗教形象跌入谷底。公众舆论纷纷谴责释智定的双面生活,而信徒则对寺庙的管理机制失去信心。曾经庄严肃穆的佛门圣地,如今变成了丑闻的代名词。 释智定事件最终以她教唆非法滞留等罪名落下帷幕。2017年,她被判刑。这一事件让人不得不深思:清净的佛门为何会养出这样一个身价数千万的假尼姑?她的奢靡生活与信仰背离的行为,不仅是个人的堕落,也是宗教管理漏洞的深刻暴露。 佛教文化讲究清净无为,而释智定的故事无疑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性中的欲望与宗教、法律之间的冲突。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无论披上何种外衣,最终都难逃因果报应。
她白天诵经供佛,是一个无比虔诚的尼姑。晚上就戴着假发、穿着黑丝,开着几百万的豪车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2-18 15:34:54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