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金庸设家宴款待聂卫平。保姆上了15只大闸蟹,聂卫平狼吞虎咽吃了13只。不料,聂卫平走后,金庸脸色一变,立马开除了保姆。 1983年的初秋,金庸的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是一场文学与围棋的跨界相遇,更是一场等待已久的会面。这位客人,正是围棋界的“棋圣”聂卫平。 金庸是武侠小说的巨匠,他的作品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早已家喻户晓。而在文学之外,金庸对围棋的热爱同样为人称道。 他不仅在《天龙八部》中创造了经典的珍珑棋局,还在生活中痴迷于围棋的研究。他甚至一度萌生了拜聂卫平为师的想法。 聂卫平当时已是围棋界的顶尖人物。他在1982年被授予围棋九段,随后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取得11连胜的辉煌战绩,震惊中外。 金庸久闻其大名,对他的棋艺推崇备至,两人虽然身处不同领域,但对彼此的成就都有深深的敬意。 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多次错过会面的机会。直到这年的秋天,聂卫平在忙碌之中抽出时间,主动提出拜访金庸。这让金庸欣喜不已,他决定为聂卫平准备一场特别的家宴。 这场家宴的重点是如何让聂卫平感受到宾至如归。金庸得知聂卫平对大闸蟹情有独钟,便决定以此为主菜。他将这项重要任务交给了家中长期服务的保姆,并嘱咐她一定要挑选最新鲜的食材。 保姆一向表现得力,是金庸十分信任的助手。她早早赶往市场,在众多摊位间精挑细选,终于买回了15只上好的大闸蟹。这些大闸蟹壳亮肉肥,保姆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 宴会当天,金庸与聂卫平的谈话从一见面便开始了。文学与围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在两人之间碰撞出火花。他们聊得兴致盎然,从棋局布局到人生哲理,言谈间尽显风采。 随着保姆将一盘盘热腾腾的大闸蟹端上桌,晚宴气氛愈发融洽。红艳的大闸蟹让人垂涎欲滴,聂卫平的眼中透出了喜爱之情。他从第一只蟹开始,便吃得津津有味。 保姆站在一旁伺候,见聂卫平接连吃了13只蟹,心中不禁有些不解。在她的观念中,客人虽然可以多吃,但这样一人独占绝大多数,未免显得不够礼貌。她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他好像从来没吃过似的。” 这句话声音虽轻,却被金庸听得一清二楚。他脸色瞬间微变,但出于礼貌并未表现出来。他明白,这场家宴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聂卫平是他期待已久的贵客,这次会面不仅是私人交往,更承载着他对围棋文化的深深敬意。 宴席在和谐的氛围中结束,聂卫平显然对这次晚宴非常满意。他对金庸的款待表示感谢,并在离开时与金庸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 聂卫平走后,金庸的脸色却变得严肃。他将保姆叫到面前,直接指出她在宴席上的言行有失妥当。 他说:“今天的一句话,差点让整个场面失礼。”他深知,如果这句话被聂卫平听见,可能会对双方的关系造成难以弥补的裂痕。 保姆一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句无心之言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她解释说自己并无恶意,只是随口一说。但金庸的态度却异常坚决。他认为,保姆的言行反映了对场合的重要性缺乏理解,这种失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是无法容忍的。 尽管保姆恳求原谅,并承诺今后一定谨言慎行,但金庸最终还是决定辞退她。不过,他也展现出了一定的人性化关怀,支付了保姆额外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这件事后来被广为流传,让人们看到金庸在生活中对细节的高度重视。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追求完美,在待人接物上同样严谨有礼。他的果断辞退,既是为了维护客人的尊严,也是为了体现对自己价值观的坚持。 这场宴会虽因保姆的失误蒙上了一点阴影,但金庸与聂卫平的友谊却因此更加深厚。两人之间的交流,不仅是文学与围棋的碰撞,更是文化领域两位巨匠的一次心灵交汇。
1983年,金庸设家宴款待聂卫平。保姆上了15只大闸蟹,聂卫平狼吞虎咽吃了13只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2-18 15:34: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