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泄肺火,为什么要黄芩为主?黄芩: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

张邈看健康 2025-02-20 08:08:09

清泄肺火,为什么要黄芩为主?

黄芩: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

因为黄芩质地中空,又名枯芩,和肺脏轻虚的特性相似,所以黄芩最擅长清肺火、清肌表之热。

黄芩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

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可治肺热咳嗽气喘,如清肺汤(《万病回春》);

若配法夏,可治肺热咳嗽痰多,如黄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用法用量:煎服,3~10g。

注意;

清热泻火、解毒宜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黄芩,清上焦热用酒炙黄芩,止血宜炒炭用。

老中医将黄芩分为枯芩与子芩;

枯芩(片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

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条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主降,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尿赤。

0 阅读:40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03

用户13xxx03

4
2025-02-20 09:36

[赞][赞][赞]

张邈看健康

张邈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