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后楼山一号墓•鎏金铜龙架玉枕

坚持走路 2025-02-23 16:37:58
【鎏金铜龙架玉枕】 西汉 1991年徐州后楼山一号墓出土 通长37、高11、宽16.5厘米 由枕身和枕架两部分组成。铜枕架除镂空底框外全部鎏金,枕身玉片拼缝处以金箔贴饰。枕身正面有门形图案。 [一R] 枕架以鎏金青铜精雕而成,枕架四角铸有四条龙,龙首高昂,前爪挺立,龙尾相交镂铸于枕架底部,其上还细致地雕刻着卷云纹。 [二R] 枕身则以木芯为主,表面镶嵌着和田青玉的玉片,这些玉片边缘都以金箔精心包边,既美观又奢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朝上一面的玉片上雕刻着双龙图案,两端还装饰着铺首衔环。内侧面由8块玉片组成,中间一块透雕虎形。 这件玉枕的精髓之处在于其正面设计:中央是一个铜框装饰,内嵌四片玉片,两端玉片上方还巧妙地装饰了两个小铺首,这种设计无疑增加了整体的美感与层次感。 铺首作为门上的传统装饰,这里的铜框可视为门框的象征。那么,在枕头上设置门框有何深意呢? 这背后蕴含着汉代人灵魂不灭的信仰。这种独特的设计,可能是专为死者灵魂出入而设的门道,寓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 此外,枕身与枕架通过铆钉连接,便于拆装。 汉代玉枕,作为丧葬用玉的代表,不仅在众多丧葬用品中独树一帜,更是当时玉枕流行状况的实物见证。从材质上分析,汉代的丧葬玉枕既有整块玉石精心雕刻而成的,也有在木质枕芯外巧妙镶贴玉片的。在形状上,这些玉枕更是千变万化,既有长方形玉枕的端庄,也有板凳兽头形玉枕的生动,甚至还有“U”形嵌玉铜枕的别致。 既然这些玉枕是汉墓中的陪葬品,专为死者设计,那么它们的软硬和形状并不至关重要。真正关键的是,这些玉枕是否美观,是否奢华,能否彰显出主人尊贵的身份地位,以及是否有助于主人灵魂的升华。 后楼山,是徐州市区北郊大运河边洞山村北侧的一处低矮小丘,后楼山海拔只有50米左右,在北洞山北侧100米左右。 1991年1月,附近村民采石放炮时,一座墓葬意外露了出来。根据发现先后顺序,陆续发现的10座墓葬分别被命名为后楼山1号墓至10号墓。这些墓葬在后楼山南坡上东西依次排开,守候这100米外的北洞山西汉楚王墓。 M1的随葬器物很丰富,共出土了陶、铜、铁、玉骨器等139件器物。在出土的11件玉器中,除了玉佩、玉璜这样的器物外,在墓主头部发现的玉面罩、鎏金铜龙架玉枕毫无疑问是后楼山1号汉墓最惊艳的发现。 根据出土器物情况,将这座汉墓的时间确定为西汉早期,墓主为男性。 后楼山墓群当为北洞山楚王墓的陪葬墓。 (文字来源于网络) 徐州博物馆

0 阅读:0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