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人形足铜方炉,神话传说中的“驩兜”
坚持走路
2025-02-20 15:40:22
P1-9,人形足铜方炉
【P1-9,人形足铜方炉】
战国
临淄永流乡商王村出土
方炉高19厘米,链长74.8厘米,口边长34.7厘米,在口沿四角各伸出一龙首衔环,与双首龙身链索式提梁相连。
铜炉的四条炉足是人形样式的,人面鸟喙,头戴尖鼻式蒙古帽、身穿短裤,肚脐外露,两臂向前弯曲抱腹,肩部有双翼向后伸展,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驩兜”(huān dōu)。
驩兜,相传是尧舜时的部落首领,四凶之一。尧的臣子,鲧的孙子(一说为颛顼之子),丁零人的祖先。
据记载:鲧与士敬(即:修己)的次子叫“炎融”,炎融的儿子就是“驩兜”。驩兜曾经在湖南张家界一带建立过小国家,史称“驩兜国”或“驩兜国”。
它力大无穷,性格残暴,这几只驩兜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它们的外形和人类相似,不同的是耳朵和鼻子都是尖的,肩部生有两对翅膀,双臂交叉抱于腹前。而这种驩兜肩扛铜炉的样式,则体现了墓主人的威严。
上世纪九十年代,考古学家对淄博市临淄区永流乡商王村墓地进行了一次抢救性发掘。尽管大部分墓葬已被盗,但幸运的是,两座战国大墓得以完好保存,并出土了大量战国齐国玉器。
商王战国墓地距离齐国故城遗址约5公里,共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各类文物982件。其中,战国晚期的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许多是首次发现,填补了齐国青铜器类别的空白。
发现的青铜器包括汲酒器、鸟柄灯、耳杯、人形足方炉、提梁燎炉和高柄盖豆等。
淄博博物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