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鞋山遗址•玉琮,首次发掘出土于墓葬玉琮
坚持走路
2025-02-24 15:00:44
【玉琮】
1973年出土于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
1972年和1973年,南京博物院对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取得两项标志性成果。一是发现“马家浜——崧泽——良渚”三叠层,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二是其良渚文化器物:璧、琮、钺、镯及珠、管、锥形器等玉器与鼎、豆、簋、壶、盆等陶器共存,拉开了对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结构、宗教礼仪和文明程度研究的序幕,带动了太湖地区及杭州湾地区史前考古工作的全面开展。
草鞋山遗址出土的3件玉琮,因为是首次发掘出土于墓葬中,而有“中华第一玉琮”之称,此为其中之一。
玉琮青绿色,有部分褐斑,通体磨光。整体呈长方柱体,上大下小,外方内圆,中对钻圆孔。琮体四面以竖槽分为两凸块,以横槽分为六节。每节以边角为中线,上方两条平行凸起的横棱表示羽冠,中部两个圆圈表示眼睛,下方边角上凸横档表示鼻翼,整体象征简化人面纹。
南京市博物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