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处20余座,徐州楚王和王后的汉墓有哪些?
坚持走路
2025-02-24 15:51:18
徐州已经发现并被认定为楚王和王后陵墓的共有8处20余座。
【一、已考古发掘(对外开放)】
[一R] 龟山汉墓(P3-7),1981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窄墓道窄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有“壸门”相通,根据征集到一枚“刘注”龟钮银印,确定为第六代楚王刘注墓。
这是唯一一座可以确证墓主人身份的楚王陵。
[二R] 狮子山汉墓(P8-13),1994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墓(宽墓道宽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王后墓在北侧200米的羊鬼山上),无“壸门”。
狮子山汉墓墓主人可能是第三代楚王刘戊。
[三R] 北洞山汉墓(P14-17),1986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宽墓道宽甬道),有一座单独的附属建筑(竖穴岩坑石室)。
推测墓主人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
其东南200米处“桓魁石室”的崖墓(P18),可能是北洞山王后墓。
[四R] 东洞山汉墓,位于徐州幼师(洞山校区),别称“仙人洞”。1982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窄墓道窄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无“壸门”,最迟至明代已被盗掘,属于匆忙下葬。
根据2号墓出土的“赵姬沐盘”以及明器上“明光宫”铭文,综合推测墓主人为第八代楚王刘延寿及王后、夫人。
该墓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前提是能进入女校)。
【二、正在考古发掘(不对外开放)】
小孤山汉墓,位于龟山汉墓南侧300米处,横穴崖洞墓(窄墓道窄甬道),单墓,有可能是第四代楚王刘礼的墓穴,或是龟山汉墓的一座陪葬墓,形制类似于卧牛山汉墓1、2、3号墓的布局。目前正在发掘中。
【三、未考古发掘】
楚王山汉墓群,共4座墓(1号墓规模最大),竖穴岩(土)坑石室葬制。1997年,1号墓被盗。
墓主人有可能是第九代楚王刘嚣及王后或第十、十一、十二代楚王,属于刘嚣一脉的家族墓地。
【四、已考古发掘(封闭或不对外开放)】
[一R] 驮篮山汉墓,1989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宽墓道宽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无“壸门”。
[二R] 南洞山汉墓,1998年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窄墓道窄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有通道相通(非“壸门”结构),最迟至元代已被盗掘,推测墓主人为第七代楚王刘纯及王后。
[三R] 卧牛山汉墓,1998年、2010年两次考古发掘,横穴崖洞葬制(窄墓道窄甬道),夫妻同茔异穴合葬,有“壸门”相通,发掘前已被盗,2010年再次被盗。
推测墓主人为第五代楚王刘道及两位王后。也有人说东边的3号墓是第十二代楚王刘纡墓。
(文字来源于网络)
徐州博物馆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