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璎珞——建平镇馆之宝,苏辙出使地出土
坚持走路
2025-02-24 16:16:40
【琥珀璎珞】
辽代
出土于2004年建平县朱碌科镇
建平县博物馆镇馆之宝
琥珀璎珞中间位置装饰一大块白水晶,雕刻成花瓣纹路;右侧一块大琥珀上精心雕饰着一个葫芦叶衬托的小葫芦;其他几个大块琥珀上基本都雕琢有菊花、荷花、荷叶、海棠花等吉祥纹饰。其中最大的一件荷叶形琥珀坠宽达9厘米。另有4块琥珀因为不确定位置,被暂时搁在两边。
辽代琥珀饰品及水晶的产地有些可能出自本土,但大多数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契丹国志》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以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
琥珀璎珞出土地点35公里便是辽代惠州古城,苏辙曾路过惠州并留下诗作。因为惠州城距离中京大定府仅有六七十公里,这里时常会迎来宋国使臣。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北宋名臣、史学家宋绶出使辽国后,上奏疏《虏中风俗》云:“中京东北……过惠州,城二重,至低小,外城无人居,内城有瓦屋房廪,人多汉服。”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翰林学士苏辙作为“贺辽国生辰使”出使辽国,庆贺辽道宗耶律洪基生辰,曾在惠州停留,并作《惠州》诗一首,收入《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中:“孤城千室闭重闉(读yīn),苍莽平川绝四邻。汉使尘来空极目,沙场雪重欲无春。”
苏辙在哥哥苏轼写的诗《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中,提到:“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
辽宁省博物馆
0
阅读:0
沫玟
颜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