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我在,没人敢对中国动武!”一个被绝密了28年的名字首次发声,给了中国人在

“只要有我在,没人敢对中国动武!”一个被绝密了28年的名字首次发声,给了中国人在全世界发声的底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同时,日寇的铁蹄一直蹂躏着中国的领土,于敏和同胞们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和屈辱。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军队对中国人民的暴行和侮辱,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立志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做出贡献。   1944年,于敏考入了北大工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他在北大遇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是爱国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渴望为国家的解放和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 于敏在北大接触到了物理学,他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物理学是探索自然界最基本规律的科学,他决定转到物理系去深造。 于敏在物理系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才华,他不仅掌握了当时最前沿的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理论,还自己创造了一些新的方法和公式。他的成绩优异,得到了老师们的赞誉和同学们的敬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面临着重建国家和发展科技的艰巨任务。于敏作为一名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科学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放弃了在北大安逸舒适的生活,毅然决定到西北参加国防科技工作。   1951年,于敏来到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开始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他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原子核结构、核反应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为中国原子核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8月,苏联成功试验了第一颗氢弹。这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氢弹的国家。氢弹是一种比原子弹更强大、更先进、更复杂的核武器,它利用氘和氚等轻元素进行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氢弹的出现,使得世界核武器竞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受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迫和威胁。 美国曾经威胁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苏联也曾经拒绝向中国提供核技术援助,并在中苏关系恶化后撤走了在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中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核武器对国家安全和主权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席指出:“我们必须搞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他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于是,在1960年,于敏秘密参与了氢弹的研制计划,为此,他不惜隐姓埋名。 于敏带领着一支年轻而优秀的科研团队,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于敏在核武器理论设计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他不仅运用了国际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在原子弹设计中采用了“两点式”装置,提高了原子弹的可靠性和效率;

他在氢弹设计中采用了“两级式”装置,实现了氢弹的小型化和轻量化;他还参与了其他类型的核武器和核爆炸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于敏在参与国防科技工作期间,为国家保守着重大的秘密。他的名字被作为绝密文件保存了28年,直到1988年才公开。 在这28年里,他没有任何个人名誉或利益的追求,他只是默默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他是一个真正的无名英雄。   于敏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他主持和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等多项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工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一个聪明勤奋、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低调谦虚的科学家,他是一个真正的无名英雄,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楷模。 于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我们应该向于敏学习,继承和发扬他的优秀品质和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 阅读:88

评论列表

qgq2015

qgq2015

6
2025-03-29 11:11

一个真正的中国科学家永垂不朽!!!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