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逃到美国后的马鸿逵在私人公寓内,挺着腐败的大肚子,享受着小姨太给他做

1956年,逃到美国后的马鸿逵在私人公寓内,挺着腐败的大肚子,享受着小姨太给他做的奶酪。马鸿逵主政宁夏17年,搜刮民脂民膏,成就了他这一身的彪悍身材,据说他的体重高达200公斤,这样的吨位实属罕见。 民国时期,那时的宁夏王马鸿逵,被人们誉为“狡猾的胖子”。某日,马鸿逵与张治中共游贺兰山。在一次轻松的对话中,张治中透露自己体重为65公斤,询问马鸿逵同样的问题。马鸿逵回答说他有200公斤重,幽默地表示,如果张治中有同样的体重,恐怕也不会频繁游山玩水了。 马鸿逵的体型引人注目,但他的狡猾智慧更为世人所知。1927年,面对蒋介石的压力,马鸿逵选择将刘志丹等人安全送至陕北,对外宣称不愿与国民党结仇,显得颇为诚恳。这一举动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留下更多的政治筹码,保持与各方的平衡,以便在未来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在红军长征期间,尽管蒋介石命令他剿灭红军,马鸿逵却指示部下,只在有胜算的情况下进攻,否则撤退,这一策略使他避免了直接与红军对抗的风险,同时又表面上遵守了蒋介石的命令。更复杂的是,马鸿逵与冯玉祥将军关系密切,却在关键时刻选择加入蒋介石的阵营,参与对抗冯玉祥和阎锡山的中原大战。这个决定让他最终获得了“宁夏王”的头衔。 1931年,中原大战刚刚结束,马鸿逵因在战争中的明智选择被任命为“国民军第十五路军总指挥”,随即驻扎在山东的泰安城。马鸿逵决定为阵亡的将士们建立一座纪念碑,选址于泰安城西南的蒿里山。 在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一个意外的发现改变了马鸿逵的命运。挖地基时,工人们在嵩里山的一座废弃庙宇下发现了五种颜色的土壤:红、黄、白、青、黑。这一奇异的现象引起了马鸿逵的注意,他急忙前往现场查看。这一事件的探索,将他引向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发现。 原来,废弃庙宇下的五色土中,藏着两卷珍贵的玉册。这两件文物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的封禅玉册,见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重要礼仪。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仅有六位帝王曾封禅泰山,这两卷玉册因此成为了无价之宝。 五色土的发现也同样引人注目,这些颜色代表着中国古代对方位的象征意义:青东、红南、白西、黑北、黄中。这种颜色的分布,不仅与封禅仪式有关,也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 马鸿逵将这两卷玉片带到北京,由文物专家和资深古董商进行鉴定,他们迅速确认了玉册的真实性及其无法估量的价值。马鸿逵对这些文物的价值并不感兴趣,他更关心的是它们是否“值钱”。尽管文物被认定为国宝,但马鸿逵的反应却是询问其市场价值。 与此马鸿逵的私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他一生有三大嗜好:听戏、敛财、娶姨太太。他共娶了五房姨太太,其中他最钟爱的是四姨太,刘慕侠。刘慕侠不仅是山东荣成县的梨园名角,她还因其出色的交际能力和与宋美龄的良好关系而备受马鸿逵倚重。她的智慧和能力在后来的重大时刻显现无遗,特别是在处理国宝事务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这两卷玉册的命运,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传言和猜测。有人说马鸿逵为了敛财将其卖给了美国人,也有传言称在抗日战争中,这些玉册被日本人夺走。真相似乎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故事在1971年迎来了转机。当时,马鸿逵已在美国去世,他的四姨太刘慕侠突然出现在蒋介石的府邸,揭示了一直被误解的真相。刘慕侠透露,马鸿逵并未将玉册卖出或丢失,而是一直由他亲自保管。在临终前,马鸿逵才将这一秘密告知刘慕侠,并嘱咐她将这两卷国宝归还给祖国。 刘慕侠的行动让蒋介石非常感动,但他坚持不能私自接收这些国宝,因为这样做对国宝本身是不敬的。

0 阅读:1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资深历史痴,十几年商海沉浮,历史总能激励、启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