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继承衍圣公爵位后,他的兄弟们就要搬出去,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十二府”,有点类似紫禁城VS亲王府的关系。十二府并不是按照兄弟排行来分配的,而是纯粹的十二个建筑,按照修建时间来排的。衍圣公这些分家的兄弟们一般没有封号,只能自己去考试或者靠别的方式当官,分家的时候会给几十亩地,但是不会给太多其他财产,以保证孔府财产的完整性。十二府里面的叫做“本家”,来往的时候会格外注意礼节。
到清末民国时期,因为末代衍圣公/奉祀官孔德成是独生子,他爸爸孔令贻也是独生子,而他的祖父孔祥珂也是独子,所以十二府根本住不满,而且和衍圣公血缘已经很远了。孔令贻死后,居住在五府的堂兄孔令誉带着妻子袁氏和独生女儿孔德恭住进了孔府。袁氏是袁世凯的妹妹,待人很随和,母女俩和孔德齐姐弟三人相处的很好,后来因为她没有儿子,出殡还是孔德成执人子礼“摔盆”。
袁氏住在五府,很可能是因为五府是最讲究最漂亮的,房子也非常宽敞。因为五府严嵩的孙女嫁到孔府的时候,因为想家,仿照严嵩家的样子搭建的。也是因为严嵩孙女嫁给孔府的原因,孔府里唱戏不许唱《打严嵩》。
孔府大堂后面通向二堂的通廊里,至今还有一条红色的长板凳,据说是严嵩被劾快要治罪的时候,他到孔府来,恳求衍圣公看在姻亲的关系上,去皇上那里替他说情,但是又不好意思进去,就垂头丧气坐在这条板凳上等着,因此叫做“阁老凳”。
emm这个传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即便是,以我对历代衍圣公理解,他们可是绝对不会为亲家出头的,不赶紧划清界限都算是厚道了...
但是亲家甚至没过门新娘家里送来的大笔嫁妆,那是绝对不会送回去的。比如年羹尧从四川巡抚离任时,特意托四川藩司孔毓珣将他在四川任职时的一些珍贵楠木梁柱运往山东,而且在汶上与济宁等地购买了1900亩土地与140间瓦房,考虑到他和他的家族都和山东没啥关系,这个极有可能是女儿以后出嫁孔府的嫁妆。然而等年羹尧倒台后,孔家立刻悔婚,但这笔钱可不会退回去,就黑不提白不提的成了孔府的财产....
毕竟没有点翻云覆雨的本事,哪能矗立这么多年,安享富贵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