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还有很多互联网上的干尸会蹦过来告诉你,女人怎么怎么样就不能参加祭

西门大妈啊 2025-04-16 10:51:07

都2025年了,还有很多互联网上的干尸会蹦过来告诉你,女人怎么怎么样就不能参加祭祀、不能上坟、不能拿祭品,还说这都是老祖宗的规矩....

然后我看了下孔德懋写的书,里面有大量的她和她姐姐俩人在很小的时候,参加一堆祭祀累得不行,甚至迷迷糊糊的被仆人抱去磕头的描写....

也就是说,至少孔府是根本不禁止女性参加祭祀的。

不仅不禁止女性参加,而且曾经有一位身份高贵的女性,多次主祭或者以自己的名义派人祭祀。孔府不仅不忌讳,反而觉得十分荣耀,为这位尊重儒学的女性至少立了三块碑。这位女性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女、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

由于公主和其祖父真金太子一样,尊崇儒学,喜欢汉文化,因此她嫁往成吉思汗家族世代姻亲洪吉剌部的时候,陪嫁中不仅有普通的金银珠宝,还有很多图书典籍、汉学经典。

和很多营销号bb的不一样,元朝帝王十分尊儒崇孔。元世祖忽必烈因为对儒家文化的尊重,被元初儒士送以“儒教大宗师”的雅称。忽必烈本人汉学水平也不低,我摘一首他的诗歌:

时膺韶景陟兰峰,不惮跻攀谒粹容。

花色映霞祥彩混,垆烟拂雾瑞光重。

雨沾琼干岩边竹,风袭琴声岭际松。

净刹玉毫瞻礼罢,回程仙驾驭苍龙。

不说多好,但是不差对吧?

忽必烈的儿子真金则是汉文化的狂热粉丝,只可惜去世的早,否则元朝应该能很丝滑的完成汉化过程...

但最后皇位还是传到了真金的儿子海山手里。海山即位后不久,即发布圣旨,加封孔子名号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旨在“尚资神化,祚我皇元”“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

在这种背景下,至大元年(1308年)九月,皇妹鲁国长公主祥哥剌吉尊崇儒学,替兄长安排祭孔事宜,也是合理的。公主于至大元年(1308年)九月派人前往孔庙造酒,然后在闰十一月代她主持祭孔仪式,可见各种祭祀细节都想的很周到。

孔府深感殊荣,特意刻下《皇妹大长公主懿旨释典祝文碑》两方碑文。碑文写道:

皇帝福荫里皇妹大长公主懿旨、鲁王钧旨:先圣言言,光贻万世;明君重道,高迈百王。眷兹诗礼之庭,在我汤沐之邑,不待闻金石丝竹而起敬,盖将致肴羞葅醢以荐诚。今遣承务郎应昌路同知王谦前去造酒,择日致祭。其庙宇常务清洁,勿致亵渎。凡孔林木地土,诸人无得侵夺,须议文字者。至大元年九月

可见在祭祀前,公主先重申了对孔府的尊重和保障。

同年的闰十一月正式祭祀后,孔府又刻下《皇妹大长公主祭孔庙碑》:

至大元年冬闰月癸丑,承州报皇妹大长公主鲁王遣使致祭林庙,县僚既族长以礼迓于道左,从至舍馆。使者传命曰:“皇妹大长公主鲁王恭敬闻圣上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以林庙粤在鲁国汤沐之邑,出祝辞于银盒,实香其中,敬用礼神,以钱五百千为礼料费。”翼日甲寅,卜以冬季三日丁巳行事,酒醴既清,太牢羊豕莫不肥脂,使者斋沐如礼。及期夜,方五鼓,天宇澄肃,星辰辉灿,使者初献奠币,献爵,金紫炫耀,兖州监州逊都歹亚献,其终献则知州马奉训禧也。卒事,使者升斋厅,大会族众及鲁之多士,以馂神惠,仍执斝以言曰:“大长公主以天人之姿,诵习经史,命工绘圣人像,金书懿讳于其左,居常瞻礼,银盒则刻岁月以铭,祝辞则朱玉印以志,其崇奉吾夫子勤恳类此。初大德七年冬,皇姑鲁国大长公主以阙里大殿落成,备香酒牲币致祭,谦实将其命也。六年之间,两奉命恭拜殿庭,荣幸多矣!”族众举酒以拜曰:“愿纪其事于石,仰祝圣上无疆之寿,以赞大长公主鲁王之福,使者亦将赖其余庆,岂不伟欤?”东平许国忝居教职,幸睹盛事,敢拜手稽首谨记。五十代孙权主祀事抚立石。祖庙监修提调五十二代孙之进监修。

可见孔府对这次祭祀的重视。

后来公主守寡,也没有遵从蒙古风俗再嫁小叔子,而是把热情都投入到了学术研究中。到了至大四年(1311年),元仁宗即位,公主从皇妹变成了皇姐,受封“皇姊鲁国大长公主 ”,此后她依然对祭祀孔子非常重视。孔府也留下了另一块《 皇姊大长公主降香碑 》,只不过这个“皇姊”和之前的“皇妹”是同一个人,都是鲁国长公主,只是刻碑文的时候,皇帝已经换成了泰定帝,此时她已经是皇姑了,所以是“大长公主”。

曲阜林庙口正张翰撰并书辛泉后人口口明篆额皇姊大长公主以圣林庙在封内,遣承务郎位下总管府总管赵昌令,偕承口口达鲁花赤不颜帖木儿、敦武校尉同知乃蛮、前府经历焦显、知事教化的司吏万道清、属官杨景祐、王启,敬陈口口伯家奴薛彻秃蔡伯见奉香酒,诣阙里致奠。仍颁所刻圣象百幅,先期济宁路移文至,衍圣公思晦率三氏子孙口口于道左。翌日礼成,衍圣公既封章驰谢,复欲大书深刻,歆耀无穷,石己龙谓瀚叨文学之职,属受辛之事,宜相兹口。口惟圣天子口兴修礼乐,敷阐声教,贤口崇尚斯文,锦之赐牺牲之荐,频岁继至,今兹又有是口口口道莫大之幸,而旷世希闻之仪也。第愧典认之文,不足以榆扬口口美万一。敢拜手为之诗,且诗曰: 猗钦贤主,瑞启璇源。武宗之妹,世皇之孙。 开国东土,维屏维藩。式彰光宠,益大口尊。左图右史,储祥拥祉。先圣之祠,口禋载祀。 礼出中闱,光口阙里。刻石学宫,永昭盛美。泰定四年三月吉日建,监造经历焦显、薛仲镌

由于鲁国大长公主的丈夫是洪吉剌部王子,成吉思汗曾经承诺,洪吉剌部的女子为后,男子尚公主,所以公主的侄儿泰定帝即位后,立了公主的女儿卜答失里为皇后。这位皇后也深受母亲的影响,对儒学和祭孔十分重视。孔府留下了一块元惠宗元统二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太后,也就是鲁国公主的女儿卜答失里,谕旨赵世安等赴曲阜孔庙奠谒行。礼成后,赵世安委托张起岩撰文记录此事,刻以成石。这块“皇太后祀鲁阙里庙碑”至今依然保存在孔府中。

总而言之,女性无论是参加祭祀,还是主祭,历史上都有先例,而且孔府压根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反而非常光荣,后世孔府的小姐祭祀还很忙呢....

所以以后如果有人跟你说,儒家不让女性参加祭祀,你就把这篇文章摔他脸上....

0 阅读:0
西门大妈啊

西门大妈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