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了一篇文章说东北大米好吃,也没说南方大米都不好吃,结果导致挺多南方老铁破防了

乐儿生活 2025-04-15 18:21:38

我发了一篇文章说东北大米好吃,也没说南方大米都不好吃,结果导致挺多南方老铁破防了。 其实不用那么生气,我说的观点是: 我吃过的东北大米都好吃,吃过的南方大米普遍不太好吃,并不是说南方大米都不好吃。所以,看清观点再喷嘛!也别那么容易破防。 不过呢,也有不少南方同学给我推荐了一些南方的好米,比如增城丝苗米。这还真是我第一次听这种大米。 我又思考了一下,为什么南方有好米却不出名呢? 说说我的观点: 第一,本人不怎么关注米的品牌,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南方有好米,但是普遍种植范围小,总产量低,搞不好本地人都消费得差不多了,哪能大量外卖呢?比如我了解增城就是广州的一个区吧?他能产多少大米?所以问题就来了,现在南方虽然产米也不少,好米确实也有不少,但大部分估计是本地都消费完了,根本没机会流通到外地,再加上东北大米挤压,更让他们在市场上难觅踪迹,更别提让大家熟知了。 你觉得呢? 另外一方面,目前我吃过的东北大米吃起来很香,但是炒起来似乎过粘了,而南方很多大米做炒饭一粒一粒的。不知是我蒸米时水量掌握不够稳定还是咋滴。有待继续观察。 由此我也想总结一下: 遇到差异,不要一股脑的就往“人”的脾性上分析,多分析一下现实环境因素。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当地的各种地理环境决定了经济环境和历史环境,而经济和历史环境塑造了人的脾性,人的脾性又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历史。归根结底,还是地理决定了后续的一切。 不要跟我举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无论是不是华人入主,他也是马六甲的交通要道,而华人聚集于此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此地是人类历史的十字路口。华人海外聚居区的地方多的是,达到这种发展水平的地方屈指可数。哪怕是海外的华人聚集区都比周边其他族群聚居区发达,那也是因为华人是亚热带暖温带产生的文化族群,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进取心,也是地理环境塑造的人的脾性反过来影响当地的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实际例子。

0 阅读:0
乐儿生活

乐儿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