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军中将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战死,他的妻子叶蕤君来不及哀痛就慌忙带着孩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4-16 03:07:51

1949年,国军中将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战死,他的妻子叶蕤君来不及哀痛就慌忙带着孩子们逃向台湾。可就在逃到福建的关键时刻,次子邱国渭却做出了让人震惊的选择——留在大陆。 邱清泉,字雨庵,1902年1月27日生在浙江永嘉县蒲洲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他小时候就挺聪明,1921年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毕业,成绩不错,后来考上了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24年,他改了路子,投身军旅,考进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后,他从连长、营长一步步干起,还参加了北伐战争。1934年,他争取到公费留学德国的机会,回来后在抗日战争中打出了名堂。特に昆仑关战役最出彩,他带兵干掉了好几千日军,还毙了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成了有名的抗日将领。 可到了解放战争,邱清泉就变了味儿。他这人脾气大得很,骄傲自满,看不起解放军的战斗力,也不爱跟友军搭把手。1948年淮海战役,他带着部队被围得死死的,最后在1949年1月10日,陈官庄那儿被解放军打死了。更让人气愤的是,他在解放战争里干了不少坏事,对解放区老百姓下狠手,杀了好几万人,还强抓了几百个妇女当军妓,连被俘的解放军都被他枪毙了不少,民愤沸腾。 邱国渭是邱清泉的次子,1930年出生。1949年邱清泉战死那会儿,他才19岁,正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父亲死了,家里的天塌了,他妈叶蕤君带着一家子往台湾跑。可邱国渭心里乱得很,一方面是父亲犯下的那些罪,另一方面是家人的逃亡路。他跟着家人逃到福建时,解放军截住了他们,但没为难,反而给了宽大政策,让他们自己选是走是留。他妈坚持要去台湾,可邱国渭却决定留下,继续念书。 他跟解放军接触后,觉得人家挺宽容,也讲道理,让他有点信任感。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不能因为父亲的错就毁了自己的路,想靠努力证明自己。于是他回了上海,埋头读书,用学习让自己心里踏实点。 1952年,邱国渭从圣约翰大学毕业,被分到上海图书馆工作。他干的是整理外文书的事儿,挺认真,同事们都夸他踏实。在图书馆,他认识了个姓袁的姑娘,两人聊得来,都有点书卷气,慢慢就走到了一起,结了婚,生了三个女儿,小日子过得挺温馨。 但好日子没多久,政治运动来了。因为邱清泉的历史问题,邱国渭被揪出来批斗,日子不好过。雪上加霜的是,他老婆有一次带学生下乡,生病去世了,留下他一个人拉扯三个闺女。生活苦,但他没撂挑子,一直硬撑着工作,把家撑起来。 到了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他那两个留在台湾的妹妹因为工作关系跟大陆有了联系,通过她们,他跟远在美国的母亲和家人搭上了线。1978年,他终于获准去美国探亲,去了几趟后,觉得那边生活安稳,就留下来了,跟家人团聚,过上了平静的晚年。 参考资料 前事不忘.抗日——抗日名将邱清泉.凤凰网.2009-07-05

0 阅读: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