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阎海文驾驶战机炸毁日军司令部,不料飞机被击中,他选择跳伞,日军围了过来,阎海文毙敌五人后大喊:“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阎海文,辽宁北镇人,1916年出生。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阎海文只有15岁,他不甘心在日寇的统治下苟活,遂从东北流浪到北平。
1934年,中央航空学校到北平招生。
阎海文知道后,果断报名,经过考试,他顺利被中央航空学校录取。在这里,阎海文苦练飞行技巧,只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在战场上痛击日寇,重返家乡。
1936年10月,阎海文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被分到了空军第五大队,不久当了一名少尉飞行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
淞沪会战中,阎海文所在的空军第五大队驻扎在扬州机场,负责南京的防空,有时候也会给淞沪前线的陆军提供支援。从8月14日开始,空军第五大队就开始派飞机轰炸日本海军停泊在上海附近的军舰。
这次中国首次派飞机对日作战,驾驶飞机的都是像阎海文这样的年轻飞行员,他们年纪不大,刚刚加入空军,飞行时长很短,但一个个都没有丝毫畏惧。
空军第五大队首次空战,就击落了三架日军飞机,自己没有任何损失,这份战果一传出,顿时惊动了无数人。要知道,那时候,不管是飞机的数量还是性能,中国空军都不如日本,甚至连飞行员的综合素质也不如日军。
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中国空军首次作战,就创造了零比三的战损比,蒋介石知道这份战果时,也是十分激动,直接把8月14日这天定为“中华民国空军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第五大队多次主动出击,他们除了炸日本海军军舰,还开始轰炸日军阵地。
第五大队每次出击前,阎海文总是主动请战,上级见他抗战热情高涨,就同意让阎海文随队出击。
1937年8月17日,空军第五大队派出6架霍克-3型驱逐机,让他们轰炸虹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阎海文也驾驶其中一架霍克-3型驱逐机出征。
阎海文等人驾驶飞机飞到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上空时,被日军注意到了,日军迅速进行防空部署。
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楼顶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十分坚固,日军还在周围部署了不少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为了炸掉日军司令部,阎海文等中国飞行员不得不冒着被击落的风险,驾驶飞机投掷炸弹。
阎海文把飞机携带的500磅炸弹全部投下,炸死了不少日军,他见炸弹已经扔完了,就准备返回。
恼羞成怒的日军集中火力,对着阎海文的战机不断扫射,由于日军的火力太密集了,虽然阎海文飞行技术高超,但飞机还是被日军击中了。幸运的是,飞机的下方是中国守军的阵地,阎海文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果断选择跳伞。
在降落的过程中,黄浦江上空突然刮起一阵狂风,把阎海文的降落伞吹到了日军阵地附近。
日军看到阎海文朝他们所在的位置飘过来,第一时间朝他围了过来,准备活捉阎海文,好好报复他。
当阎海文飘落到地面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到了日军阵地,他以为自己落在上海郊区的地面,尽可以放心了。谁知这时,一个日本兵突然朝他开枪,不过子弹没有打中阎海文,阎海文朝周围看了一眼,脸色大变,因为四周全是日军,他已经被日军包围了。
阎海文掏出手枪,在一个小土丘隐蔽起来,准备与日军拼命。与此同时,日军小队长看向刚才开枪的日本兵,怒道:“不准开枪,他就一个人,抓活的!”
见日军越来越近,阎海文连开两枪,直接击毙了两名日军,日军被吓了一跳,不过日军知道,虽然飞行员会配备手枪,但子弹有限,阎海文支撑不了多久。
于是,日军继续围了过来,阎海文再开两枪,再次击毙了两名日军。日军小队长不怒反喜,因为他认为阎海文的子弹已经打光,已经丧失反抗能力了。
想到这,日军开始劝降:“中国空军朋友,你已经被我们包围了,还是投降吧,皇军保证放你一条生路。”
这几天,阎海文等飞行员驾驶战机先后击落了不少日军飞机,给日军带来了很大损失,这让日军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的空军应该是不堪一击才对,所以他们就想看看中国飞行员长什么样。
听了日军的话,阎海文无动于衷,他检查了手枪的子弹,发现只剩两发,他举枪打死第五名日军后,就对着围上来的日军大喊:“中国无被俘之空军!”
说完,阎海文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对着自己的脑门果断按下扳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牺牲时,阎海文年仅21岁。
日军没想到阎海文这么果断,虽然是敌人,但他们被阎海文的英勇所折服,就在附近给阎海文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葬礼,还找了一块粗糙的木牌,在木牌上面写了几个大字——“中国空军勇士之墓”。
对于阎海文,日军在报道中这样写道:“我部本拟生擒,但对此悲壮之最后,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殓。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军将士一掬同情之泪也。”
阎海文用自己的不屈精神,征服了每一个中国人,也征服了他的对手日本人。在此向英雄阎海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