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个小战士在报纸上看到了邓华的照片,他一愣,对着照片看了许久后,他激动地大喊:“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我父亲了!”
这个小战士叫邓贤诗,时年23岁。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之后,四野乘胜追击,一举歼敌六万余人,为了鼓舞士气,报社就对这次战役进行报道,还拍了几位兵团首长的照片,其中就有15兵团司令员邓华。
12兵团的小战士邓贤诗就看到了这份报纸。
在邓贤诗的记忆中,他一出生,父亲就不知道去哪里了,他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母亲病逝前,给他留了一张照片,说照片上的男人就是他的父亲。
从那以后,邓贤诗没事的时候,就把照片拿出来,认真看着照片上的男人,似乎在问:“你在哪里啊?”
在看报纸时,邓贤诗看到了邓华的照片,他顿时愣在了原地,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他眼睛湿润,从怀中把母亲留给他的照片拿了出来,仔细比对。
经过认真的比对,邓贤诗坚信,报纸上的邓华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这一刻,他激动坏了。
“指导员,我找到我的父亲了。”邓贤诗大喊。
指导员对邓贤诗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知道他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听说邓贤诗突然找到了他的父亲,指导员十分好奇,便问道:“他在哪儿?”
邓贤诗指着邓华的照片说:“这就是!”
指导员认出了邓华,他一惊,随后说:“这可是15兵团的司令员邓华,你确定没有认错人?”
邓贤诗拿出了母亲留给他的照片交给指导员:“这是俺娘留给我的照片,你看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指导员看了看,确实如此,他仔细打量邓贤诗,发现邓贤诗和邓华长得很像,看来,邓贤诗的父亲可能就是邓华,他赶紧把邓贤诗的情况报告上去。
这件事情很快惊动了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
萧劲光和邓华是湖南老乡,两人也是合作多年的老战友了,他对邓华的情况也有一定了解。据他所知,邓华在1925年的时候,确实娶了一个妻子。
结婚第二年,邓华的妻子邱青娥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刚生下来没多久,邓华就离家参加革命了。
邓华参加革命后,国民党对付不了邓华,就准备迫害邓华的家人,邱青娥为了躲避追杀,就带着年幼的儿子四处躲藏,自此下落不明。国共合作抗日时,邓华曾派人去家乡打听邱青娥母子的下落。
但这时候,邱青娥母子已经不在家乡,家乡的人还说邱青娥母子可能遇害了,邓华听说后,也是伤心了许久,他既内疚又自责,一直把这件事当做一个心结。
听说邓华的儿子可能还活着,而且还在他的部队,萧劲光十分重视,第一时间来到了邓贤诗面前。
“你说说,你父亲叫什么名字?”萧劲光问道。
“俺娘说他叫邓多华。”
邓华的原名就叫邓多华,当年为了躲避追杀,邓多华就改名邓华,这一点,萧劲光自然也是知道的。
“你娘呢,他在哪里?”萧劲光又问。
“去世了。”邓贤诗低下头,面露伤心。
邱青娥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为了躲避追杀,她不得不带着年幼的邓贤诗四处奔波,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1938年,邱青娥因病去世,年仅28岁。
病逝前,邱青娥把邓华的照片交给了邓贤诗,她还告诉邓贤诗,他的父亲叫邓多华,参加红军了,她不了解邓多华现在的情况,听说在战场上牺牲了。
1949年8月,四野来到了湖南,为了找到父亲,邓贤诗选择参军,成了12兵团46军的一名战士。
萧劲光在听完邓贤诗的经历后,发现他所说的和自己知道的全部对得上,邓贤诗可能就是邓华的儿子。
于是,萧劲光就给邓华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
邓华看到信后,眼睛顿时就被泪水打湿了,因为他对邱青娥、邓贤诗这两个名字太熟悉了,邱青娥是他的妻子,邓贤诗这个名字,是他想了好几个晚上才想出来的,他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贤德有才的人。
一直以来,邓华都以为自己的妻儿都离世了,他经常在想他们,如今听说自己的儿子还活着,邓华怎么能不激动?当得知邓贤诗就是邓华的亲生儿子时,萧劲光也很高兴,他赶紧派人把邓贤诗送到了15兵团。
几天后,邓华终于见到了邓贤诗,时隔20多年,父子俩终于相见了,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失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