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八路军缴获了30辆自行车,正愁如何处理,伪军队长派人上门,提出用子弹

冷山冷山 2025-04-17 15:35:21

1941年,八路军缴获了30辆自行车,正愁如何处理,伪军队长派人上门,提出用子弹换自行车,八路军决定用15辆自行车换5000发子弹!

这年夏天,八路军冀南军区平原六区的游击队得到一个情报:张辛庄据点的30多名伪军准备进村抢粮。

一想到村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自己都舍不得吃,就要被这些汉奸抢走,游击队长气得不行,他决定给这些汉奸一点教训,让他们再也不敢欺负老百姓。

于是,游击队长找了一个有利地形,设下埋伏,等伪军一出现,游击队长怒喝一声:“给我狠狠地打!”

汉奸大部分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一听到枪声,他们知道中了八路军的埋伏,一个个怕得不行,连枪都不敢放,不一会儿,伪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游击队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把伪军抢来的粮食都收集起来,随后还给了附近的村民。这一仗,游击队收获满满,不仅缴获了20多条枪,还有30辆自行车。

看到这些自行车,游击队长犯了难,不知道如何处理它们。游击队的作战特点是神出鬼没,经常要钻青纱帐、密林,最强调隐蔽性。自行车的特点是快捷,但隐蔽性和灵活性不行,推着自行车,很容易被发现。

对游击队来说,他们其实不缺自行车,自行车对他们来说没用,他们缺的还是枪支弹药。

游击队长很头疼,他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自行车,扔了舍不得,毕竟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很值钱,甚至到了六七十年代,许多家庭都还用不起自行车。

要是不扔,留着也没有什么用,反而是一个累赘。

游击队长想了想,决定先带回去再说。

与此同时,伪军队长听说自行车丢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因为这些自行车是日军刚刚拨给他的。

抗战中,日军也配备了大量自行车,比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在对付印度、马来西亚的英美军队时,日军动用了大量自行车,发起了“自行车闪电战”。

在中国战场,特别是华北,日军发现,对付装备极差的八路军游击队,自行车居然比坦克还要好用,因为即便不用坦克,日军的武器装备也远远强于八路军。

而在游击作战中,笨重的坦克根本发挥不了作用,日军也没有必要为了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的游击队出动坦克,这样根本不划算。但自行车就不一样了。

日伪军可以通过自行车在各个据点之间快速移动,有时候日军还会一下子派出几十辆、上百辆的自行车部队追击八路军游击队,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战果。

几天前,日军拨给了张辛庄据点的伪军30辆全新的自行车,就是为了他们能用不错的战功回报他们。

没想到张辛庄据点的伪军首次动用自行车,就把它们拱手送给游击队,伪军队长知道,要是日军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不会放过他的,说不定还会杀了他。

怕死的伪军队长想了一个办法,他通过中间人给游击队送信,提出以子弹换回那30辆自行车。

游击队长看到来信后,也很高兴,因为他们正缺子弹打鬼子呢,就表示愿意与伪军队长做交易,前提是他们要有诚意,不然他们绝对拿不到自行车。

最终,伪军队长提出,愿意用5000发子弹换回30辆自行车。对游击队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即便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一个人平均也就五六发子弹,游击队的人均子弹数量更少,即便按照人均50发子弹,这些子弹也够100人使用了。

游击队长提出,5000发子弹只能换15辆自行车。

伪军队长实在拿不出多余的子弹,只好答应了。

为了防止伪军使诈,游击队长提出在一个偏僻的山谷交易,这样既能避开普通人的视线,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局面,避免被外人打扰。伪军队长不敢有意见,他老老实实带着子弹来到山谷与游击队交换自行车。

对游击队来说,他们用了15辆受损且对他们没有太大用处的自行车,换回了5000发子弹,这笔买卖实在太值了。后来,武工队、侦察队、锄奸队听说游击队长缴获了一批自行车,纷纷跟他讨要自行车。

对八路军来说,自行车在锄奸、传递情报、刺探敌情以及送物资等方面还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游击队长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就把剩下的15辆自行车全部送了出去,毕竟自行车对游击队确实没用。

对于这笔交易,伪军队长也感觉很划算,因为他告诉日军,他们遇到了游击队,在与游击队的战斗中,他带着部队杀死了不少游击队员,但丢了15辆自行车。

日军原本不信,因为他们不相信伪军的战斗力居然这么强,但他们看到另外15辆自行车都有在战斗中受损的痕迹,这才渐渐相信了伪军队长的话。

日军认为伪军队长很英勇,不仅没有责怪他,而且还给他补充了一批新的自行车和武器弹药。

0 阅读:55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

冷山冷山,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