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陷入“死地”的数百老弱眼看着冒死前来救他们的八路军战士一次比一次少,所有人都哭了,他们说:别再上来救俺了,俺都老了,不中用了,你们还年轻,留着命去打鬼子吧。 这一幕发生在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厉家寨村西的一座山上,山名就叫“大山”,海拔560米,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一处重要机关所在地。 1944年,山东根据地已发动局部反攻,日寇的势力摇摇欲坠。不甘心失败的日本鬼子垂死挣扎,于8月下旬发动大扫荡,日军、伪军一共集结了数千人,企图以浩大声势吓住八路军和老百姓。 为了躲避敌人扫荡,群众纷纷逃到高山之上,用石头垒起“围子”也就是寨墙,通过易守难攻的地势阻止鬼子的劫掠。我老家的山上现在还存着一大片“围子”,全部是用石块垒砌的,非常厚。 厉家寨的一千多名群众就逃到了大山上躲了起来。 没想到,这次鬼子铁了心要立威,得知数量众多的群众躲在山上后,在当地汉奸组织还乡团的配合下,把大山给围了起来。 这一围,大山成了一处绝地,群众无路可逃,坐以待毙。 八路军闻讯,派115师343旅686团的“何万祥英雄连”连夜急行军二百多里,于8月25日夜里12点,赶在日军发动攻击前抵达大山南麓。 前一天,这个连已经跟汉奸组织激战了一天,此时又不顾疲惫赶来救群众,与数倍于己的敌人血战。 他们兵分三路,一路遏守山脚防止鬼子的包围圈全部合拢,一路上到山顶用火力压制敌人,另一路一边在侧翼活动一边掩护群众撤退。 战斗打响了,战士们的作战计划非常有效,可是群众数量太多,只能分成三批依次撤退。战士们掩护群众退下来后,在冒着炮火上去接另一批。 在这个过程中,山上的被围群众亲眼看到五班长傅延祥鲜血染红了半个身子还在指挥战斗;看到17岁的小战士鲁士树两腮被打穿,血流满面还在开枪射击;看到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了下去。 群众看到八路军为了救他们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找到在山上亲自带领二排作战的团长贺东生,要求战士们“别管我们了,你们撤吧”。 贺团长说,请乡亲们放心,有“老六团”在,一定会安全的带大家撤出去。 最后一批撤离的群众全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老泪纵横的跟掩护第二批群众撤离的战士们喊到:别再上来了,我们都老了,没有用了,就让我们死在这里吧,你们留着年轻的生命以后还能打鬼子,别管我们了。 可战士们还是第三次冲了上来,把他们全都安全的带了下去。 可是,有些人下不去了,他们就是占据制高点的那些战士们,他们被围在了山顶上,一直打到弹尽粮绝,最后砸断了手中枪,毅然跳崖自尽,宁愿牺牲也不做俘虏。 那天之后的大山之下,一连数天处处飘荡着悲伤的气息,活下来的群众没有庆幸“大难不死”,家家户户都在为战士们哀伤。 哪里的群众有危险,哪里就会有八路军的身影,人民军队时刻为人民而战,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 这就是共产党能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1944年8月,陷入“死地”的数百老弱眼看着冒死前来救他们的八路军战士一次比一次
历史档案揭秘
2025-04-22 08:43:25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