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新疆一位小伙子写信给钱学森,直言指出他的错误,本以为不会收到回复,没想到,没过多久便收到了回信,信中用了五次“您”,足足写了两页,钱学森还鼓励他将自己的观点整理出来发表。 郝天护是何许人也,他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北京娃,他有幸考进了清华大学,成了名校学子,但彼时的好日子没过多久,他便被下放到了新疆,成为了一名农学院的教师。 一天郝天护正在翻阅《力学学报》,这可是物理学界的“大BOSS”钱学森主编的刊物,突然一个公式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将这个公式翻来覆去地检查,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接下来的几天郝天护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他像着了魔似的,一遍遍地演算那个让他起疑的公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确定,这个公式,确实是错的! 可是这可是钱学森的文章,那个赫赫有名、备受尊崇的物理学泰斗,会犯这样的错误?周围的人听说了郝天护的想法,都用怀疑的眼光看他。 纠结了好多天,郝天护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写信给钱学森,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他觉得,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只有一个,学术批评不该有禁区。 于是郝天护提笔写下了那封信,信写完了郝天护的心怦怦直跳,他深吸一口气,将信封装好,走进了学校的邮局,就这样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鼓起勇气,向他心目中的偶像发出了一封质疑信,完全不顾这封信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国科学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就是钱学森,以他的卓越才华和非凡成就,在力学、航天等领域,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领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主持编撰的《物理力学讲义》,更是被奉为经典教材,可以说在当时没有人不晓得钱学森的大名,也没有人不对他肃然起敬。 就是这样一位学界泰斗,收到了一封来自默默无闻的青年教师的来信,钱学森细细读着信中的内容,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也没有半点的盛气凌人,反而越看越觉得这个年轻人有见地。 他当即找出自己的那篇论文,按照信中提出的疑点,重新进行了推导和计算,渐渐地,钱学森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继而又变成了由衷的敬佩。 钱学森提起笔,给这位名叫郝天护的年轻人回信,信中他用了多个“您”来称呼这位后辈,对他的学术勇气表示钦佩,对他指出错误的行为表示感谢。 对于自己文章的纰漏,钱学森没有丝毫的隐瞒和回避,而是坦诚地承认错误,并表示一定会在后续版本中予以更正。 不仅如此钱学森还语重心长地鼓励郝天护,要将自己的质疑和见解写成文章,投稿到《力学学报》上,让更多的同行们知晓这个问题,他愿意为郝天护的文章担当,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郝天护收到钱学森的回信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介书生的疑问,竟然得到了大师如此真诚而谦恭的回应,这种超越身份和辈分的学术交流,让他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的魅力和伟大。 受到钱学森的鼓舞,郝天护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了文章的写作中,他将自己的观点和推导,都一一写进了稿子里,当他把文章投给《力学学报》时,心中满怀憧憬。 或许是顾虑到文章有“质疑钱学森”的嫌疑,编辑部迟迟不肯刊发郝天护的文章,眼看就要胎死腹中,钱学森再次挺身而出,他给编辑部写信,讲明利弊,为文章的发表据理力争。 在钱学森的坚持下,郝天护的文章,终于得以在《力学学报》上露面,虽然署名是一个无名小卒,但这篇文章,却饱含着一位年轻学子的满腔热忱,凝结着一位大师的诲人不倦。
1964年,新疆一位小伙子写信给钱学森,直言指出他的错误,本以为不会收到回复,没
趣叭叭
2025-04-22 14:13:13
0
阅读: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