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猪泛,为什么没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农村大爷告诉我:别说吃了,躲还来不及,哪还敢招惹它呀!原因很多人都猜不到。 东北野猪这几年,真是成精了,春天拱地瓜,秋天掀玉米,冬天跑到猪圈里,把家猪给咬死了。 大白天在村口晃,拦都拦不住,农民连庄稼都不敢种了,就怕种了喂野猪。 问题是,这玩意又不是不能吃,城里饭店几十年前就爱炒野味,香得很,可东北的野猪,一年扑杀成百上千,却就是没人吃,没人敢吃。 为啥?不是不好吃,是吃不起,不是穷,是怕,这个怕,分好几层。 第一层怕,是碰都不能碰。 野猪虽然多得快成“灾兽”,但依然挂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顶帽子。 2000年那会儿上了保护名录,算是“名正言顺”的保护动物,偷着打、偷着吃,不是小事,是犯法。 一顿野猪炖粉条,吃不好得蹲号子。 2024年湖南那边有四个老爷们,进山“玩打猎”,结果抓住俩野猪,刚杀好就被人举报了。 猪肉都还没上锅呢,就直接被收走,人也没落下好,行政拘留加罚款,全赔进去。 有些地方是允许打,但打了也不能吃,只能按规矩“无害化处理”——挖坑、消毒、埋掉,或者拿去做饲料,但一粒肉都不能进厨房,更别说进市场。 你要说打完自己偷偷吃,不报告? 别闹了,现在乡村网格员多得跟麻雀一样,哪家锅里多冒点香味都得查查是啥肉。 没人敢冒这个风险,哪怕猪都冲进了菜地。 第二层怕,是吃出命来。 别看野猪长得像家猪,其实是野性十足,体内那点“礼貌”全靠肌肉封印着,一旦死了,全是麻烦。 身上至少20种寄生虫,旋毛虫、弓形虫、绦虫样样俱全。 2002年四川白玉县那场事,很多人都记得——一只野猪被村民分了,结果十几个人感染旋毛虫,几个重症住院,有人直接没抢救过来。 野猪平时在林子里跑,吃啥都来,甚至吃腐尸,地下毒饵也可能误食。 这些东西进了胃,再进人肚子,出了问题谁负责?医生一句话:这肉未经检疫。 可问题是——就算拿去检疫,也没人敢开口说“合格”。 更别提味道了,野猪肉瘦,腱子多,纤维粗,咬半天不烂。 腥味重,火大点儿还容易发黑,外人图个“野味”,吃一次新鲜还行。 东北人熟得很,早知道这肉没啥可惦记的,加上这些年畜牧业起来了,家猪肥又香,一斤才十来块,谁跟自个肠胃过不去? 第三层怕,是打不了也请不起人打。 别以为野猪傻,能给抓,现在这玩意成了“精英动物”,会看人,会躲人。 早晚出没,中午不见踪影,大点的能二百多斤,拱起地来能把玉米根整个撕下来,犬齿一咬,腿骨都能咬断。 东北某村,60岁农户拎棍上山护地,被野猪顶飞五米,当场骨折。 村里人吓得连夜种上辣椒和土豆,专挑野猪不爱吃的来躲。 打?打啥打?猎枪早禁了,陷阱也不能随便布,猎户年年少,剩下的年纪一大把。 要请猎人?行,一条进口猎犬六万起,专业队伍一次出动好几千块,还不一定抓得住。 农民想的是保地,不是做英雄。 第四层怕,是打完了也赔不起。 哪怕地方政府批了猎捕计划,打完之后还有一堆流程。 要消毒、要深埋、要专人看管,野猪身上带的病,不只是对人,对牲畜也危险,像E型肝炎病毒、口蹄疫,传播起来连村都得封。 万一哪一环没做好,猪肉流出去,出了事,不光捕的有责任,批准的也得跟着扛。 你说能不能拿来卖?更不行,野生动物交易是禁区,哪怕开个专门加工厂,都得层层报批,环评、资质、运输、销售都得全链条合法。 现实是,大部分地方没这个能力也没这个胆子。 第五层怕,是怕出问题没人管。 有村干部说得直白:你要是捕了野猪,回头村民吃出事,那就是“违规管理”。 生态治理成了两头堵——保护也不是,不保护也不行。 以前靠老虎、豹子这些天敌调节,可现在这些顶级捕食者早绝迹,林子里最大就是野猪。 野猪连狼都不怕,种群疯长,山里吃草,地里吃粮,没敌人,没天灾,甚至因为没人敢动,繁殖速度快得像放养。 每年各地捕杀几千头、几万头,可山里还是黑压压一片,杀不完,也养不完,成本高,收效低,地方上只能“重点治理”,可这个“重点”在哪,谁也说不准。 有基层干部说,一次捕十头野猪,花了四万多,没一个能上桌。 第二天又来了十头,跟没动过一样。 这时候,才有人开始反思:保护这东西,是不是保护过了头?是不是哪怕调出“名录”,也得重新审视怎么处理?是该“禁吃”,还是该“能吃”? 老百姓不是不懂事,而是政策和现实之间缺了桥。 不让吃,是怕乱来;没人吃,是怕惹事。 说到底,不是没人想吃野猪,而是知道一嘴下去,代价也不小。 参考资料: 新华网《野猪泛滥成灾,谁来为“保护过度”埋单?》
东北野猪泛,为什么没人敢吃?一位60多岁的农村大爷告诉我:别说吃了,躲还来不及,
浅笑挽云烟
2025-04-22 15:5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