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1979年,内蒙古一对夫妻生下儿子后养不起,想起村里有个刚丧子的贫农,竟连夜把儿子送给贫农!而贫农如获至宝,对孩子视如己出!但万万没想到,40年后,这个孩子会让他泪流满面!
“董大哥,我们夫妻实在是养不活孩子,要不抱去当你儿子吧!”
门外的夫妻俩泪眼汪汪,将襁褓中孩子推给董栋小,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只知道哇哇哭,愁坏了这对家境贫寒的夫妻。
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想到了将孩子送人,好歹能找到一条活路。可是那个年代,又是在贫瘠偏远的农村,谁家里能有余粮养一个孩子。
夫妻俩左右打听,找到了董栋小。董栋小也是个苦命人,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守着妻子和两个儿子,生活的也算有奔头。
然而苦日子熬人,妻子没撑下去,跟董栋小离婚改嫁,寄托着董栋小全部希望的两个儿子,也不幸相继离世。
一夕之间,董栋小几乎沦落到家破人亡的地步,家里只有一个年迈需要照顾的老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只是在熬日子。
离婚丧子的董栋小,听到有人送给他一个儿子,灰暗的人生点亮了一束光,仿佛上天赐给他的希望。
“好,孩子给我养!”怀里的婴儿十分温暖,董栋小忍不住眼含热泪,他一定要把孩子好好养大。
这个几经挫折的家,开始热闹起来。看着嗷嗷待哺的儿子,董栋小把家里养了很多年的猪,还有大部分粮食,都变卖出去换钱,给孩子请了一个奶妈。
尽管家里一贫如洗,董栋小丝毫不肯委屈孩子,奶妈一请就是8个月,董栋小和母亲吃糠咽菜,节省下来钱都花给孩子。
孩子茁壮长大,曾经因为离开母亲,只会哇哇大哭,在董栋小的养育下,孩子的哭声变为笑脸。
董栋小抱着瘦小的孩子,轻声细语告诉他:“你的名字叫永在,要永远留我身边,健健康康长大。”
带着董栋小的期许,董永在顺利长到了上学的年纪,学费对家里又是一笔负担,可是苦了谁都不能苦孩子,董栋小起早贪黑,东拼西凑,给孩子交上了学费。
“上学将来才有出路,到时候你就不用吃我吃过的苦。”
董永在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路的尽头一片苍茫,但是董栋小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是父亲拼命托举儿子去往的未来。
带着父亲的关爱和嘱托,董栋小在学校十分认真,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更加明白父亲的付出和期望。
虽然生活依然艰苦,但是董永在从不觉得辛酸,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出名堂,让父亲为自己骄傲。
初中距离家远,董永在为了减轻董栋小的负担,每天摸黑起床,背着干粮步行上学。
董栋小给儿子缝制了厚实的千层鞋底,三年努力学习的时光,都凝聚在董永在磨坏鞋上。
对于这个收入微薄的家庭,董永在的每一步成就,都是董栋小在负重前行。董永在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城里的高中,学费和伙食费却难倒了董栋小。
董栋小病倒了,16岁的董永在撑起了家,他接下父亲的农活,为父亲煎药做饭,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沧桑的模样。
高中三年,董永在经常是背着父亲准备的馒头片和开水上学,饿着肚子读书是常事,老师发现董永在的困境,为他免去了伙食费和学费。
董永在感恩自己的生活,他报答着这些关爱和帮助的方式,就是更加努力学习,高中三年全优,大学董永在选择了免除学费师范学校。
董永在拿到通知书那一刻,董栋小喜极而泣,他终于将孩子养大成人了,父子俩相拥而泣。
董永在大学勤工俭学,后来特招入伍,不断进学深造,成长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当动董永在成为可靠的军事科研人才,董栋小已经年老体弱。
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董永在提出带着父亲做研究的申请,不管工作多忙,他每天都打饭回家陪父亲吃。
董栋小给了董永在一个家,董永在也成为董栋小的依靠,两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是真正不可割舍的父子情深。
参考资料:带着养父读书、工作,这位上校的故事令人动容2022-02-18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